二维码
微信关注杨雯晖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0-12-31 17人阅读
头像 三甲
杨雯晖
呼吸内科
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危重症,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难治性呼吸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等方面的症状。ARDS具有十分复杂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死亡率非常高,受到了医学界专家的普遍关注。

机械通气是目前ARDS患者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主要治疗原理为:提高肺容积、肺泡复张以及纠正低氧血症等方面的内容。

机械排痰,临床上又称“振动排痰”(VS)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通过该治疗方式,可使得纤毛发生蠕动反应,加快将痰液与分泌物引流出来,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性,能有效缓解患者的通气功能,血氧水平显著提高,有效降低了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常规的手法震颤比较,VS疗效更理想,且可节约更多的时间和人力。

相关文献报道,俯卧位通气(PP)能够有效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当进行俯卧位通气时,患儿肺内通气会重新分布、局部跨肺压水平出现变化,肺容积扩大,氧合水平得到一定的改善。

机械排痰机的主要工作原理为物理定向叩击原理,主要是对排除与移动肺内部支气管等小气道分泌物以及代谢产物等产生有效的作用。它的深穿透性较理想,30次/min的机械振动频率与人体组织的自然频率十分接近,可以很好地传至深部的组织并作用于深部的细小气道,并将这些细小气道中的痰液排出;此外,它还可以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支气管也会随之而舒张,从而对肺通气状况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振动排痰机操作起来便利、设计合理,对患儿机体无任何创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机械排痰联合不同翻身时间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推广及应用。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94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头像
杨雯晖
呼吸内科
医师
已认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向TA咨询 (立享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