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李金梁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已有853人关注
冠心病人血脂控制指标
2021-04-26 183人阅读
李金梁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六医院
语音内容:
这里指的血脂更多的是指的低密度脂蛋白。
因为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之间是有密切的关系的,对于冠心病的病人,如果已经发现明显明确的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有高血压病,在有极高危的情况下,建议患者的血脂情况控制在1.8毫摩每升以下,甚至目前最新的指南建议控制到1.4毫摩每升,如果患者并不是极高危的患者,只是存在有高血压病,但是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可以将患者的血脂控制2.6毫摩每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如果患者的血脂情况,包括身体其它的身体状况,目前还处在比较良好的情况,那么就不需要控制到2.6毫摩尔,而需要把患者的血脂控制到3.4毫摩每升以下就可以,所以关心病人的血脂指标,也要看他具体合并其他哪些方面的疾病。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92个。(每人仅限一次)
相关推荐
冠心病人血脂控制指标
这里指的血脂,更多的是指的低密度脂蛋白。
因为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之间是有密切的关系的,对于冠心病的病人,如果已经发现明显明确的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有高血压病,在有极高危的情况下,建议患者的血脂情况控制在1.8毫摩尔每升以下,甚至目前最新的指南建议控制到1.4毫摩尔每升,如果患者并不是极高危的患者,只是存在有高血压病,但是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可以将患者的血脂控制2.6毫摩尔每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如果患者的血脂情况,包括身体其它的身体状况,目前还处在比较良好的情况,就不需要控制到2.6毫摩尔,而需要把患者的血脂控制到3.4毫摩尔每升以下就可以,所以冠心病人的血脂指标,也要看他具体合并其他哪些方面的疾病。

三甲
冯嘉旭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语音
冠心病人心率控制在多少最合适
冠心病的病人心率控制在55到70次左右会比较合适,也对机体不会至于伤害。
因为在冠心病的病人当中,存在着心肌耗氧量增加、血管狭窄、供血不足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心率正常范围是60到100次每分。55到70次是相对于心肌耗氧量和符合大概一秒钟跳一次心跳的节奏,也就是相当于一分钟跳60次,60次左右差不多在这个范围内就比较适合冠心病的病人。
如果存在心率过快的情况,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索他洛尔、比索洛尔或者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普罗帕酮等;如果心率过于慢,这些药物可能需要停用或者减量;如果心率更低,甚至出现了头晕、胸闷、心慌甚至晕厥、黑蒙等等,可能还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植入。
因此,心率对于冠心病的病人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过快会增加心肌耗氧过慢,又无法维持人体需求,因此,在这个范围内的心率,对于心脏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三甲
黄智伟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语音
甲亢合并妊娠治疗的控制指标
妊娠期的甲亢治疗主要的目的是,达到母亲处于轻微的甲亢状态或者甲状腺功能达到正常的上线,同时还应该预防胎儿的甲亢或甲减,一般在治疗妊娠期甲亢应该参考游离甲状腺素FT4值来进行药物的调整,一般是指FT4值能够达到正常的高线,避免药物剂量过大或者过多的治疗,导致胎儿甲亢或甲减,一般在怀孕早期首选丙基硫氧嘧啶进行治疗,每月应该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进行剂量的调整,避免药物剂量过多,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胎儿甲状腺肿大。在抗甲状腺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应该避免早期使用甲硫氧嘧啶以及普萘洛尔等药物治疗。
三甲
吴怨
内分泌与代谢科
副主任医师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语音
糖尿病血糖控制指标是多少
在临床上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非常重要,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并发症发生与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很多患者对于糖尿病血糖指标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并不是很了解,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讲一讲糖尿病血糖控制指标具体是多少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第一,非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标准,按照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空腹血糖的标准应该控制在7.0毫摩尔每升以下,非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10.0毫摩尔每升以下,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应该低于7.0%,这是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根据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普查情况而总结出的一个结论。第二,根据患者的年龄,患者的病情,糖尿病的病程以及并发症情况,同时是否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综合的进行分析,部分患者可适当的放宽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标准,如果患者本身预期寿命比较短,并且年龄比较大,自我血糖管控的能力又较差,或者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以及频繁的发生低血糖,大部分专家建议患者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9.0毫摩尔每升以下,非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11.1毫摩尔每升以下,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可以控制在8.0%以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频繁发生低血糖,也为了避免其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第三,妊娠期糖尿病孕期控制血糖的标准是,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5.3毫摩尔每升以下,餐后1小时血糖应该控制在7.8毫摩尔每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6.7毫摩尔每升。

三甲
周喜玉
内分泌与代谢科
主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语音
产后出血控制指标
产后出血是指,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五百毫升,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发病率大约2%到3%,但是因为分娩时期,产后出血的收集血量,不好控制,收集比较困难,估计不准确,所以说产后出血,发病率可能会更高,所以说,对于产后出血控制,我们需要通过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还有根据失血性休克程度,来估计失血量,来作为产后出血进一步控制的指标。
三甲
顾仲毅
妇科
主治医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语音
甲亢合并妊娠治疗的控制指标
妊娠期的甲亢治疗主要的目的是,达到母亲处于轻微的甲亢状态或者甲状腺功能达到正常的上线,同时还应该预防胎儿的甲亢或甲减,一般在治疗妊娠期甲亢应该参考游离甲状腺素FT4值来进行药物的调整,一般是指FT4值能够达到正常的高线,避免药物剂量过大或者过多的治疗,导致胎儿甲亢或甲减,一般在怀孕早期首选丙基硫氧嘧啶进行治疗,每月应该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进行剂量的调整,避免药物剂量过多,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胎儿甲状腺肿大。在抗甲状腺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应该避免早期使用甲硫氧嘧啶以及普萘洛尔等药物治疗。

三甲
冯涛
内分泌与代谢科
主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语音
孕中期血脂高怎么控制
孕中期发现了血脂水平的升高,主要还是通过饮食和运动来进行控制。
在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吃一些蔬菜适当的水果。吃一些瘦肉,鸡蛋,牛奶等等,避免应用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肥肉,坚果等等,这类含脂肪量比较高的话,长期摄入比较多的时候容易会导致血脂水平的升高。另外,尽量建议进行适当的锻炼,因为妊娠期间可能会为了保证营养过多的摄入食物,所以在一方面控制摄入的含脂肪比较高的食物的时候,另外一方面要积极的进行锻炼,进行脂肪的消耗,来帮助我们控制血脂的水平,因为怀孕期间。如果能够通过饮食和运动,把血脂控制好的话,就可以尽量的避免应用一些降血脂的药物。

三甲
韩世超
内分泌与代谢科
主治医师
邯郸市第一医院
语音
血脂多高要吃药控制
当患者出现血脂严重异常增高的情况下,要考虑到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分泌代谢障碍。血脂如果高到大于1.8毫摩尔每升的时候,就会有明显的高脂血症,出现高脂血症以后需要用药来进行治疗。
严重的高脂血症的人群用药治疗的时候,基本上在甘油三酯大于1.8毫摩尔每升以上,就需要进行干预了。这时给患者进行提前干预治疗相对较好,能够将一些疾病提前进行控制,避免因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出现了代谢综合症、内分泌代谢障碍等临床情况。
三甲
徐珊珊
内分泌与代谢科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语音
高血脂需要长期的吃药控制吗
一般情况下,高脂血症都需要长期的吃药控制。
比如家族性遗传性的高脂血症,就需要终身服用降血脂的药物。因为这类患者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不能够使血脂恢复到正常,只能通过药物来控制血脂。此外,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即使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血脂也不会一直恢复正常。说明他的脂代谢功能出现异常,这时候也需要终身服用降低血脂的药物。在临床上有一小部分人,可能因为饮食不注意,导致油脂摄入过多,此类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并且给予适当的有氧运动,可能血脂会恢复到正常,可以不吃降血脂的药。

三甲
任莉娜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语音
如何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干预和药物干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为规律的清淡饮食,适当加强运动锻炼。药物干预主要包括降压药、降糖药和降脂药。降压药主要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降糖药主要有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这些都是口服的降糖药物。降脂药也分为好多种,临床上最常用的就是他汀类,例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贝特类药物,例如苯扎贝特和非诺贝特,其中他汀类,例如阿托伐他汀药物主要是降低胆固醇,贝特类主要是降低甘油三酯。
三甲
赵振涛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
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