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信关注马琳娜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低血糖

2020-12-31 368人阅读
头像 三甲
马琳娜
内分泌与代谢科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点击播放医生的语音回答
00:00
1:32
语音内容:

糖尿病患者想要预防低血糖,首先就是要规律进餐,平衡膳食,不能矫枉过正,进食过少。

另外就是不要空腹运动,要选择在饭后办半个小时再进行体育锻炼,在外出或运动时要注意身边备食,出现心慌,多汗,手抖等低血糖症状时要及时的进食。注意如果是口服阿卡波糖导致的低血糖,则不能进食碳水化合物来纠正低血糖,要吃糖块儿,喝糖水或者是带糖的饮料。如果饮食运动都比较规律的情况下,仍然有低血糖的发生,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降糖药物或者是胰岛素的用量。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也是很大的,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认识低血糖的症状,加强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管理好自己的血糖,在控制血糖达标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出现低血糖。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154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相关推荐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低血糖是每个糖尿病患者在降糖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的事件。病人会有心慌,饥饿,手抖,出汗等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带来的坏处可能会抵消十年血糖控制达标带来的益处,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此,糖尿病患者学会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非常重要。首先,要了解哪些降糖药物会引起低血糖。引起低血糖的药物可以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两大类。其中,各种类型的胰岛素,胰岛素促泌剂例如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消渴丸,瑞格列奈等均属于高风险的。而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吡格列酮,dpp4类属于低风险的。应用高风险降糖药物的患者,更应该警惕低血糖的发生。第二,要注意血糖的监测,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空腹血糖小于4mmol/l,餐后2h血糖小于7mmol/l,睡前血糖小于6mmol/l,均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要及时调整药物或补充食物。如果血糖不是太低,要选择升糖缓慢而持久的食物,比如牛奶。如果已经发生低血糖了,那就要及时补充糖和主食。必要时还可以喝糖水。第三,要从生活方式上来预防。首先要做到规律饮食。降糖治疗中,减少饮食摄入很容易发生低血糖。一旦出现食欲不佳或者恶心呕吐等不适,请及时就医,调整降糖方案。其次,运动要选择舒缓的,中低等强度的运动,并选择饭后运动。做到以上三条,才能更好的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头像
三甲
王晨
内分泌与代谢科
医师
焦作市人民医院
语音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想要预防低血糖,首先就是要规律进餐,平衡膳食,不能矫枉过正,进食过少。 另外就是不要空腹运动,要选择在饭后办半个小时再进行体育锻炼,在外出或运动时要注意身边备食,出现心慌,多汗,手抖等低血糖症状时要及时的进食。注意如果是口服阿卡波糖导致的低血糖,则不能进食碳水化合物来纠正低血糖,要吃糖块儿,喝糖水或者是带糖的饮料。如果饮食运动都比较规律的情况下,仍然有低血糖的发生,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降糖药物或者是胰岛素的用量。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也是很大的,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认识低血糖的症状,加强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管理好自己的血糖,在控制血糖达标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出现低血糖。
头像
三甲
冯涛
内分泌与代谢科
主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语音
对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标准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标准是血糖小于3.9毫摩尔每升。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呢多见于应用胰岛素制剂,或者是黄脲类以及非黄脲类的促泌剂增多而导致血糖的降低,患者药物应用的剂量过大和用法不当,或者是摄入的食物不足,或者是不适当的运动,都会导致低血糖,对于一些老年合并有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一个持续性的低血糖。临床上常表现为出汗、饥饿、软弱无力、心率加快、四肢发凉或者甚至会出现头晕、嗜睡、易怒,或者是行为怪癖、惊厥等。
头像
三甲
赵明晓
内分泌与代谢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语音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会如何
在临床上糖尿病的患者血糖低于3.9毫摩尔每升时就可以诊断低血糖症,而糖尿病的患者低血糖会如何?是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第一,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时会出现很多不舒服的症状,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比如患者会出现心慌,气短,乏力,出冷汗,精神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手抖,头晕,饥饿感明显,记忆力减退,甚至有濒死感,这时需要及时的补充糖,让血糖恢复到正常而缓解这些症状。第二,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持续降低,造成严重的低血糖,就会出现身体器官的一些功能性障碍,比如心、脑功能障碍,严重的低血糖非常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病人可能会诱发出急性意外,比如脑血管意外或者心血管意外,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心肌梗死,脑外伤之类。第三,长期反复的严重低血糖可能会引起脑细胞的死亡而出现不可逆的严重损害,在临床上我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人长期的服用胰岛素促泌剂或者大量注射胰岛素,反复的低血糖并没有发现,而这种长期的低血糖对人体造成了很严重的危害,一旦诱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即使抢救成功,也可能会变为植物人或者死亡,对人体的伤害极大,需要我们特殊注意。总结,通过以上分析,低血糖对人体的危害有很大,糖尿病的患者低血糖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避免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头像
三甲
周喜玉
内分泌与代谢科
主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语音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较多。 首先,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可能是使用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过量引起。如果出现胰岛素过量使用,很容易引起低血糖症状。 其次,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还可能由于糖尿病患者食物摄入不足及运动过度导致。部分糖尿病患者为了使人体内的血糖指标下降,往往会选择节食与运动的方法,降低血糖,不注意饮食规律,但过度运动则会容易引起血糖过低的现象。此外,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还可能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导致糖尿病患者对降糖药物的代谢过低,从而引起持续降糖的现象,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头像
三甲
吴俊林
内分泌与代谢科
主治医师
武汉市第五医院
语音
糖尿病患者吃什么可以降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增加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可以降低血糖,同时能够增加饱腹感,延缓胃的排空,不利于有饥饿感,同时能够更好的延缓餐后血糖过高过快的升高。 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一般包括有:粗纤维的蔬菜,如芹菜、韭菜,一些叶菜,各种深色的菜,以及全谷物的食物,或者是一些菌类的粗纤维感,口感感觉差一些的食物。 除精米、精面外,一些粗粮食物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含量也比较高,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多吃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同时能够改善便秘,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以及延缓胃肠道排空的作用。
头像
三甲
吴怨
内分泌与代谢科
副主任医师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语音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血糖低于3.9毫摩尔/每升,而正常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低于2.8毫摩尔/每升。 当低血糖的时候常常伴有心慌、手抖、出汗、头晕、乏力、饥饿感,进食后明显症状缓解。但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如果频繁发作的时候或许血糖低于3.9毫摩尔/每升,症状不一定出现,这就是因为反复的低血糖,使得患者的认知已经发生了耐受。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往往发生在应用降糖药物当中有低血糖风险的药物,比如黄脲类等促泌剂,还有使用胰岛素,所以目前临床上有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已经逐渐的位置靠后,而临床上内分泌科医生推崇的多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达格列净、GLP-1受体激动剂等这些没有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时候,如果意识还清楚我们需要及时的补充糖块儿、糖水或碳水化合物来缓解症状,然后找内分泌科医生调整降糖方案,但当家属发现患者昏迷,测血糖低于3.9,甚至低于2以下的时候,如果意识障碍不能叫醒就及时拨打120,尽快输注高糖,因为脑细胞对低血糖的耐受时间较短,以免引起永久性的脑死亡。
头像
三甲
董学勤
内分泌与代谢科
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语音
头像
马琳娜
内分泌与代谢科
副主任医师
已认证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向TA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