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信关注田雪丽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咳嗽用艾灸灸哪几个部位

2021-06-15 434人阅读
头像 三甲
田雪丽
中医儿科
主治医师
周口市中医院
点击播放医生的语音回答
00:00
1:29
语音内容:

咳嗽用艾灸灸主穴选:肺俞、大椎、风门、天突。配穴:痰多加脾俞、丰隆;脾肾两虚加肾俞、脾俞、足三里;肺气虚加肺俞、太渊、膏肓;外感引起的加身柱、风池。常用的方法有:1温和灸:每穴10~20分钟,每日2-3次,5-7次为一疗程。2.隔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5~7壮,隔日1次,10天为疗程。3.隔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5~7壮,隔日1次,急、重症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4.发泡灸:如米粒大,置于肺俞、脾俞、肝俞上,以胶布固定,约12-24小时揭去胶布,即见小水泡,任其自然吸收。如已溃破,则涂以龙胆紫,此法适用于慢性咳嗽发作期。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40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相关推荐
咳嗽用艾灸灸哪几个部位
咳嗽用艾灸灸主穴选:肺俞、大椎、风门、天突。配穴:痰多加脾俞、丰隆;脾肾两虚加肾俞、脾俞、足三里;肺气虚加肺俞、太渊、膏肓;外感引起的加身柱、风池。常用的方法有:1温和灸:每穴10~20分钟,每日2-3次,5-7次为一疗程。2.隔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5~7壮,隔日1次,10天为疗程。3.隔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5~7壮,隔日1次,急、重症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4.发泡灸:如米粒大,置于肺俞、脾俞、肝俞上,以胶布固定,约12-24小时揭去胶布,即见小水泡,任其自然吸收。如已溃破,则涂以龙胆紫,此法适用于慢性咳嗽发作期。
头像
三甲
王顺民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语音
艾灸哪几个部位可以排除湿气
可以排出湿气的艾灸穴位为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央),艾灸方法,艾炷隔姜灸神阙穴3~5壮,每月10次左右,晚上施灸为佳。每次以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稍有红晕为度。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肚脐与胸剑结合点连线的中点处),艾灸方法,灸条温和灸中脘穴10~15分钟,隔天1次,腹胀、腹泻者可每天1次。 丰隆穴(正坐屈膝,在犊鼻和外踝尖之间连一条线,在这条线的中点处,腓骨略前方按压有沉重感的地方即丰隆穴),艾灸方法,艾条温和灸丰隆穴15分钟,可有效健脾化湿。
头像
三甲
付丽娟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语音
头痛艾灸哪几个部位效果最好
头痛艾灸如下穴位效果最好,取穴:列缺穴: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关元穴: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列缺为肺经之络穴,通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可调补气血,可宣通气机,通经络,行气血。关元为任脉俞穴,又与足三阴经相交,可调肝、脾、肾之经气,通经络,补气血,治头痛。注意事项:(1)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用脑。(2)调节情志,避免精神刺激。(3)注意衣着,避风、寒、湿等外邪。(4)饮食有节,不吃刺激性食品,不吸烟。
头像
三甲
赵勇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语音
喉咙痛艾灸灸哪个部位
喉咙痛,基本上每个人都经历过,很多人都知道是上火了,然后都会去吃一大堆清热解毒泻火的药。有部分人吃了效果不错,有部分人就相反了,吃了反而越来越痛,这就是乱用药的后果了。喉咙痛,用中医的方法治疗是不错的,但要辩证论治,艾灸也是一样的。那么喉咙痛艾灸灸哪里?今天就来说说这个话题。首先我们要来认识清楚喉咙痛的病因病机。喉咙痛病位在咽喉,咽通于胃,喉为肺系,肾经上循喉咙,结于廉泉,因此喉咙痛多与肺、胃、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喉咙痛的发病主要是因为外感风热侵袭肺系,或者肺胃郁热上壅,或者肾阳亏虚,阴盛格阳所致。喉咙痛的基本病机是火热或者虚火上灼咽喉。因此,我们看出喉咙痛既有实证,也有虚证,并非全部都是实热症候等。然后我们要认识艾灸的作用机制及禁忌症。艾灸是通过灸火的热力作用,给人温热的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简单来说艾灸的作用是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所以,艾灸一般是用于虚寒的病证,实热的病证是禁止使用的。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就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喉咙痛都是能够艾灸的,只有虚证、寒证造成的喉咙痛才适宜艾灸,否则,就会想乱吃药一样,可能出现越灸越痛的情况。对于虚证、寒证的喉咙痛,可以灸的穴位有太溪、照海、列缺、鱼际这四个。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照海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列缺穴在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鱼际穴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通过艾灸这四个穴位,可以起到补肾降火的作用,对缓解喉咙痛还很好的效果。当然,喉咙痛除了艾灸,也可以采取其他治疗,如三棱针点刺少商、伤阳、耳背部静脉等部位,并挤压出血,同样起到相应的效果。
头像
周伟基
中医内科
医师
佛山高明铁岗社区卫生服务站
语音
阳虚艾灸哪个部位最好
阳虚艾灸一般选择足三里、关元、气海、合谷、肾俞等穴位。 中医讲阳虚则生内寒,所以治疗上主要以温阳散寒为主。一般患者可以选用具有强壮作用的穴位进行艾灸,比如足三里、关元、气海、合谷、肾俞等。由于中医认为阳气有推动的作用,所以阳气不足,也有可能出现水湿内停或者瘀血停滞的情况。因此,如果夹有水湿的也可以艾灸脾输穴,如果有瘀血停滞的情况,一般也可以艾灸膈俞穴、血海穴进行调理。中医常见的阳虚有肾阳虚、脾阳虚、和心阳虚,这些穴位艾灸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
头像
三甲
刘永强
中医男科
副主任医师
连云港市中医院
语音
身体有湿气艾灸灸什么部位
如果身体感觉湿气比较重,可以艾灸关元穴和中极穴来治疗。 首先,关元穴是在肚脐下三寸的位置,它是小肠的募穴,小肠是我们人体下焦阳气之所在。因为它与心相表里,因此心火会直接下行达到小肠,来温煦下焦。那么温灸关元穴可以让小肠的阳气旺盛,可以起到化湿去湿的目的。而中极穴是在关元穴下方,它是膀胱的募穴。而如果体内湿邪较重,可以通过艾灸中极穴,让膀胱的功能加强,让湿邪从小便排出,会让小便增多,颜色偏白。这样有利于体内湿气的排出。
头像
三甲
王浩
中医儿科
主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语音
小孩发烧灸艾灸的部位有哪些
当孩子出现发热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艾灸双侧的太阳穴、大椎穴,双侧的合谷穴以及双侧的太冲穴。 能够疏散解表,退热安神。但是在孩子发热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要寻找孩子发热的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对于发热,也可以进行推拿,穴位治疗。或者也可以进行物理降温。原则上38.5摄氏度以下的体温是不提倡使用药物治疗的。如果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以上,也不一定非要使用退烧药。如果孩子没有不适的症状,主要治疗原发疾病,如果末梢循环不好,可以使用退烧药。
头像
三甲
柳英丽
小儿科
主治医师
威海市立第三医院
语音
糖尿病艾灸灸哪个部位
治疗糖尿病的话行艾灸一般的都是灸的足三里,曲池,肺俞,飞扬,肝俞,脾俞,肾俞,荆门,中脘,关元,地机等穴位。可以采用半粒米大小的艾柱,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是比较差的,艾灸的部位很容易化脓,因此在艾灸的时候先要小灸,一般在前十天左右的时候每个穴位艾灸三次等到患者逐渐耐受之后,可以慢慢的增加到五次。同时,要坚持每日都要艾灸,此外,如果患者口渴比较严重的话,可以加灸太溪穴。女性患者的话,那么可以加灸三阴交穴。
头像
三甲
吕莎莎
内分泌与代谢科
主治医师
廊坊市中医医院
语音
调理宫寒艾灸哪个部位
宫寒多数是由于肾虚的原因导致的,所以可以艾灸涌泉、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神阙、肾俞、腰阳关等穴位。 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调理,第一,药物可以选择艾附暖宫丸、温经汤、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右归丸、肾宝片、八味益肾丸、清宫长春胶囊、脾肾两助丸、还少丹等药物调理。平时还可以用鹿茸、杜仲、枸杞、人参等泡酒喝。第二,平时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吃太多生冷、黏腻的食物,可以吃牛、羊肉、鸡肉等温补性的食材。第三,还需要注意适当的户外运动,通过运动可以增加身体代谢,激发阳气,温暖全身。
头像
三甲
张作臻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威海市中医院
语音
湿气重艾灸灸哪个部位
湿气重可以艾灸的部位,包括官员、丰隆、中脘、阴陵泉、承山、足三里、艾灸具有温阳的作用。 随着身体阳气的增多,湿气也可以逐渐的缓解。尤其是对于,体内湿气过重的人来说,效果比较好。建议在艾灸之后,要和适当的温热水,这样能够更好的辅助,体内排除排出湿气。但是艾灸后要注意,艾灸部位的保暖,不要吹冷风和空调,不然就有加重湿气的可能。在饮食中,要以清淡为主,要多运动,运动是排除湿气,及经济又有效的办法。可以有助于促进身体,气血循环,增进水分代谢。
头像
三甲
盛晓茜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沈阳市中医院
语音
头像
田雪丽
中医儿科
主治医师
已认证
周口市中医院
向TA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