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信关注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小儿室间隔缺损怎么治疗

2021-01-24 30人阅读
问题描述:小儿室间隔缺损怎么治疗
头像 宿军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医生回答(1)
小儿室间隔缺损是指小儿的左右心室之间存在异常的通道,小儿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当小儿室间隔缺损并发呼吸道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的时候需要给予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外科治疗方法根据缺损的类型不同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105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相关推荐
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效果好吗
       本期话题是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效果如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室间隔缺损,不论先天还是后天其他疾病外伤,引起左右心室间隔上出现“窟窿”,有的只有一个,有的有很多。后天常见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引起室间隔穿孔,心脏穿刺伤,胸部钝性创伤引起室间隔破裂等。室间隔缺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而且在所有先天性心脏病中,室间隔缺损是最长见的疾病之一。        室间隔缺损介入手术,通俗地讲就是用封堵术把封堵器在缺损的部位堵上。对于小儿适应症,一般认1cm以上不能做,而小于2mm以下的暂时没必要做,定期复查观察看看,因为很多小儿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室间隔缺损会慢慢闭合的,所以没必要做介入治疗。另一个指征是小儿室间隔封堵术要求年龄一般在2岁以上,体重要超过10公斤,具体手术情况需要咨询儿科心血管外科医生。      对于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效果,有研究资料显示,在9000多例的室间隔封堵术中,成功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六点四,死亡率只有百分之零点零五,并发症达到百分之二点六。有的朋友会问到,那成功率这么高,死亡率这么低,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呢?这个不能这么看数据,只是总体上效果好,但是如果介入术后发生不乐观的结果,对于个体而言那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了。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术水平和器材质量的提高,小儿室间隔介入术也在逐步完善,成功率会越来越高的。
头像
三甲
贾月骁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
问答
小儿室间隔缺损最佳的治疗时间
       室间隔确实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出台和高龄产妇的增多,室间隔缺损发病率并没有下降。室缺约占出生婴儿的1.5%。,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20%。VSD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发,并可以合并其他心内和心外畸形。       VSD有自然闭合的可能性,估计约20%~50%可以避免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在5岁以前关闭。VSD关闭与其类型有关,小于0.5 cm膜部缺损的自然关闭可能性最大,大多不需要手术治疗,小VSD病人的临床表现与VSD的大小、左向右分流量和肺血管阻力有关。肥厚所致。自发闭合率在6个月以内最高,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到3~4岁以后可能性已很小。       对于没有症状,生长发育良好,活动正常的患儿,可长期观察随访,如需手术,在学龄前完成即可。如出现轻微症状伴肺压轻度增高,则需在1到2岁前完成手术。如症状加重,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肺炎、喂养困难、低体重、药物不能控制时应及时手术。        肺动脉瓣下VSD应该早期手术。由于解剖位置关系,右冠瓣叶的主动脉瓣环处没有支撑,再加上VSD的心内左向右分流,使右冠瓣叶逐渐向缺损右侧面脱垂,导致瓣叶边缘延长最终关闭不全。因此伴有瓣膜脱垂的室缺应尽早手术,否则术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风险明显增加。       VSD出现艾森门格综合征,即口唇青紫,肺血管阻力与体循环阻力相等甚至超过动脉压,动脉氧饱和度低于85%为手术禁忌,已失去手术机会。。
头像
三甲
张韶鹏
心脏与血管外科
医师
天津市胸科医院
问答
小儿室间隔缺损怎样治疗
  室间隔缺损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临床上,经常有患儿的父母问医生,得了室间隔缺损之后该怎么治疗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室间隔缺损在临床上的分类,才能进一步有助于选择室间隔缺损的治疗。那么室间隔缺损临床上分为哪几类呢?室间隔缺损的分型方法有不同,根据缺损大小可分为以下三类:1,小型室间隔缺损:当室间隔缺损直径在5mm以下时,常常判断为小型缺损;2,中型室间隔缺损:当缺损直径在5-10mm之间时,往往判断为中型室间隔缺损;3,大型室间隔缺损:指缺损直径超过10mm以上。而根据缺损部位,则可分为以下几类:1,漏斗部缺损:位于右室漏斗部,其进一步分型又有干下型和嵴内型;2,膜部室间隔缺损:位于室间隔膜部,最多见,约占室间隔缺损的60-70%。3,肌部缺损:往往位于心尖部,这种缺损往往比较小。  结合室间隔缺损的分型,室间隔缺损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1,保守治疗:当缺损比较小时,患儿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这种情况,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采取保守观察,但观察期间每三—六个月左右复查一次心脏彩超,看看有没有心脏扩大表现,并注意做好保暖工作,防止感冒着凉,减少剧烈活动,部分患儿在观察期间,往往能够自行愈合。2,药物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时,则需要药物治疗纠正心力衰竭,如果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则需要抗感染治疗。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微创的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修补治疗,其中介入治疗属于微创的手术封堵,适合部分肌部以及漏斗部室间隔缺损的治疗。当然,哪种手术方法适合以及何时手术,需要结合患儿的心脏彩超等检查以及临床症状由心血管医生综合判。声明:本文章只作为医学科普参考,不作为治疗选择,具体治疗方案需要去医院由医生制定。
头像
三甲
黎海文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问答
小儿室间隔缺损怎么治疗
同学发现在孩子出生几天时,他的嘴唇都是稍微紫色的,吃奶也没有什么力气一样的,很费劲。后来到医院做了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同学很担心。孩子得了室间隔缺损,这要怎么做治疗才好呢?今天咱们就聊一聊小儿室间隔缺损这个疾病怎么来治疗。室间隔缺损是儿科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缺损部位位于左右心室之间的室间隔上,又可以根据缺损的所在部位分为:膜部室间隔缺损和肌部室间隔缺损。有人问此病的治疗,通过口服药物可以痊愈吗?回答是否定的。但室间隔缺损这个疾病是有一定可能能够自愈的。如果不能自愈,治疗方法还是手术治疗。对于一般缺损小于5MM,没有并发症的,可以观察一段时间。为缺损变化情况,是否有闭合,建议半年时间复查一次心脏彩超。在随访到5岁,患儿还没有自愈,这时候建议手术治疗。对于患儿缺损超过5MM,建议尽快手术治疗。在目前临床上的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分为外科手术及介入封堵。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治疗方式就是外科手术治疗。此种治疗方法已经很成熟,手术成功率也高,疗效确定。可以采用腋下切口,进行手术可以改善美观问题。对于缺损面积不大,缺损位置好的室间隔缺损。还是推荐介入封堵这一项微创手术,它的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
头像
三甲
李学英
小儿科
主任医师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问答
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效果好吗
小儿室间隔缺损做介入的封堵术治疗的效果比较好。多数如果小宝宝先天性心脏病,单纯的室间隔缺损在小于5毫米以下一般可以自愈,如果在5~10毫米,多次复查,没有愈合的倾向或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就可以选择做介入的封堵术,这种介入的封堵术目前来说也比较成熟,创伤比较小,属于微创,术后需要注意孩子的护理,避免剧烈的活动。
头像
石莉
小儿科
副主任医师
大同大学附属医院
问答
小儿室间隔缺损严重吗
小儿室间隔缺损属于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严重还是不严重不能一概而论,这个与缺损范围的大小及缺损的部位密切相关。小的膜部和肌部的缺损有些尚可自愈就不严重,而有些大的缺损宝宝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就属于严重的情况了。
头像
三甲
石秀丽
小儿科
主任医师
威海市中医院
问答
小儿室间隔缺损影响发育吗
小儿室间隔缺损一般年龄小于2岁,缺损在5mm以内,大多数没有什么症状,也可以自愈。如果年龄超过5岁或缺损大于5mm以上,可能存在发育迟缓,频繁呼吸道感染,剧烈活动后疲劳气喘等等症状,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一步手术修补。
头像
三甲
郭晓成
小儿科
主治医师
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分院
问答
小儿室间隔缺损病因
室间隔缺损可发生在室间隔的任何部位,常常可以分为以下几型:①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最多见,占60%~70%,位于室间隔膜部并累及邻近的肌部室间隔,根据缺损的延伸方向又可分为膜周流入道型、膜周小梁部型及膜周流出道型,大型缺损可有向2个或以上部位延伸,称为膜周融合型。②肌部型室间隔缺损:占15%~25%,膜部完整。常见病因与宝宝在妈妈宫内早期尤其是怀孕8周内妈妈受外界影响有关。常见有1.各种细菌病毒及特殊病原体导致妈妈感冒2.妈妈怀孕早期感冒后服用一些孕妇禁用的药物3.妈妈怀孕期间接触放射性,有较强辐射的工作等等
头像
三甲
成小蓉
小儿科
主治医师
贵州省人民医院
问答
小儿室间隔缺损看什么科
如果宝宝有先天性的室间隔缺损的话,带宝宝看病的话,要去正规医院的小儿循环内科或者小儿心血管内科,患有先天性时间隔缺损的宝宝,平时护理要注意,让宝宝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避免反复发烧感冒,还有避免宝宝大声哭闹。
头像
三甲
张雪莲
小儿科
主治医师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
问答
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手术后注意事项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是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适用于大多数肌部或部分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手术后的并发症。有房室传导阻滞,瓣膜损伤,封堵器脱落等。    针对室间隔缺损介入手术后的并发症,首先是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如有乏力,苍白,虚汗,心悸等不适要立刻做心电图,注意心律失常的可能,给予积极的抗心律失常治疗。    其次要针对注意防治瓣膜的损伤和封堵器脱落。在宝宝介入手术后的6个小时之内要在病床上卧床休息,不能做剧烈的活动,6个小时之后可以做轻微的的活动。在手术后的三个月之内要避免做剧烈的活动,比如说负重的运动单杠,游泳,跳绳,举重等。也不能使胸部受到撞击。要定期的做心脏彩超,以观察封堵器的情况,手术后的效果等等。同时要监测心电图。室间隔缺损的预后       预后决定于肺循环的压力,亦即决定于肺血管阻力,一部分病例在婴儿期肺小动脉壁按正常程序演变,肺血管管腔逐渐扩大,管壁变薄,则肺循环阻力逐渐下降,大量血自左心室向右心室分流,临床症状明显,患者可因肺炎或心力衰竭而死亡。两岁以后症状减少,但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因受左向右分流的冲击,产生了继发性的管壁增厚,管壁缩小,阻力随之上升,肺动脉与右心室压力增高,减少了左向右分流的血量,暂时使症状减轻,随年龄渐长,肺动脉压力继续升高,终于发展成艾森曼格综合征而引起右心衰竭。除肺动脉高压可限制左向右分流的血量外,右室漏斗部肌肉也可逐渐增厚,而产生肺动脉狭窄,以减少分流而改善症状,但肺动脉狭窄若不断进展,而主动脉的位置偏右者可发展成法洛氏联症,出现青紫。另一部分病例在婴儿期小动脉保留其胚胎特点,使肺循环阻力及压力增高,可早期出现青紫,呼吸困难及体力减退等肺动脉高压症  。    因此对于大型的室间隔缺损,因血液循环的异常临床症状明显,心脏扩大常易引起心力衰竭或发展成艾森曼格综合征,需早期手术治疗。
头像
三甲
林红
小儿科
主任医师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
问答
头像
宿军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已认证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向TA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