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信关注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婴儿心肺复苏时按压的方法是

2022-08-16 8人阅读
问题描述:婴儿心肺复苏时按压的方法是
头像
三甲
雷宇 儿科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医生回答(1)
婴儿心肺复苏时,按压的方法,首先要检查孩子有无反应,有无呼吸,小心将孩子放平躺下,注意不要将头后仰的太多,将两个手指放在两个乳头连线的正下方,按压约四厘米,至少胸廓前后径的1/3,确保不要按压在胸骨末端。以每分钟100到120次的速率进行30次胸外按压,在两次按压之间,要让胸部完全弹回。 心脏骤停后,如果能够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心肺复苏,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13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相关推荐
婴儿心肺复苏时按压的方法是
婴儿心肺复苏时,按压的方法,首先要检查孩子有无反应,有无呼吸,小心将孩子放平躺下,注意不要将头后仰的太多,将两个手指放在两个乳头连线的正下方,按压约四厘米,至少胸廓前后径的1/3,确保不要按压在胸骨末端。以每分钟100到120次的速率进行30次胸外按压,在两次按压之间,要让胸部完全弹回。 心脏骤停后,如果能够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心肺复苏,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
头像
三甲
赵扬
小儿科
副主任医师
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
问答
婴儿心肺复苏按压方法
婴儿心肺复苏心脏按压的方法,对新生儿或小婴儿,按压时可用一手托住患儿背部将另一手两手指置于乳头现象遗址处进行按压,或者,两手掌及四手指,托住两侧背部双手大拇指按压,对于一到八岁的孩子,可用一只手固定患儿头部,以便通气,另一只手的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半段,避开剑突,手掌根的长轴与胸骨的长轴一致,每次按压与放松比例为一比一,按压的深度为胸部厚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频率在新生儿婴儿和儿童为一百次,双位按压的,与呼吸配合在新生儿为三比一,小于八岁的为五比一,按压一分钟以后,判断有改善,观察颈动脉股动脉搏动,瞳孔大小以及皮肤的颜色。
头像
三甲
朱若尘
小儿科
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问答
心肺复苏按压肋骨会断吗
心肺复苏是有可能压断肋骨的,会造成肋骨的骨折。 尤其是老年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有效的心肺复苏必然会导致肋骨骨折的发生,如果是年轻患者,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发生肋骨骨折的风险相对来说就低很多,因为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心肺复苏的力度。心肺复苏要求在100次以上的按压,这种按压的幅度,按压的频率都是比较大的,所以说造成肋骨骨折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即便是有肋骨骨折也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必须进行有效的按压。只有进行有效的按压才能够对心脏产生一定的射血,心脏才能够得到很好的供血。
头像
三甲
张雪
脊柱科
主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问答
新生儿心肺复苏按压部位
新生儿心肺复苏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相交的中点的下方,按压的频率是每分钟90次,人工呼吸的次数是每分钟30次,呼吸和按压的比例是1:3。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需要检测经皮血氧饱和度,要观察面色和呼吸情况,还要注意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瞳孔的变化和心率的变化。
头像
三甲
向红军
小儿科
副主任医师
钟祥市人民医院
问答
儿童心肺复苏按压深度为多少cm
儿童心肺复苏是指抢救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一组技术,使生命得以维持的方法,包括三个方面:1.基本生命支持 2.高级生命支持 3.稳定及复苏后的监护。一般来讲,心肺复苏按压深度指心脏按压深度,至少为其胸廓前后径的1/3,儿童大约为5cm,婴儿幅度大约为4cm。临床上现场抢救十分重要,应争分夺秒地进行,即我们常说的CAB(循环-气道-呼吸):首先评估环境确定安全,判断小儿意识呼吸情况,摆放好体位,进行胸外按压,需根据年龄采用双手、单手、双手拇指及双指按压法,注意按压频率和幅度,即儿童大约5cm的深度。
头像
三甲
陈浩
小儿科
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问答
心肺复苏按压肋骨会断吗
心肺复苏是有可能压断肋骨的,会造成肋骨的骨折。 尤其是老年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有效的心肺复苏必然会导致肋骨骨折的发生,如果是年轻患者,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发生肋骨骨折的风险相对来说就低很多,因为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心肺复苏的力度。心肺复苏要求在100次以上的按压,这种按压的幅度,按压的频率都是比较大的,所以说造成肋骨骨折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即便是有肋骨骨折也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必须进行有效的按压。只有进行有效的按压才能够对心脏产生一定的射血,心脏才能够得到很好的供血。
头像
三甲
唐国柯
脊柱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问答
心肺复苏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心肺复苏时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位置应准确位置,按压位置必须准确。中指尖沿患者靠自己一侧肋弓下缘向上滑动至肋弓两侧交界处,即胸骨体与剑突交界处,位置不准确会损伤肋骨和内脏。 2、深度应适当:一般要求将深度压直4cm左右,胸部厚度约1cm,过深会导致胸骨骨折,太浅而不能促进血液循环。 3、姿势要正确:双臂必须挺直,不能弯曲,身体不应前后摇晃,利用上身和肩部的重量,手臂的力量垂直按压胸骨。 4、频率要快:按压频率至少每分钟100次,以达到按压效果。
头像
三甲
赵振涛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问答
心肺复苏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心肺复苏时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位置应准确位置,按压位置必须准确。中指尖沿患者靠自己一侧肋弓下缘向上滑动至肋弓两侧交界处,即胸骨体与剑突交界处,位置不准确会损伤肋骨和内脏。 2、深度应适当:一般要求将深度压直4cm左右,胸部厚度约1cm,过深会导致胸骨骨折,太浅而不能促进血液循环。 3、姿势要正确:双臂必须挺直,不能弯曲,身体不应前后摇晃,利用上身和肩部的重量,手臂的力量垂直按压胸骨。 4、频率要快:按压频率至少每分钟100次,以达到按压效果。
头像
三甲
冯嘉旭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问答
婴儿心肺复苏的适应症有哪些
新生儿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 即胸外按压和其他方式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的自主活动和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至少90%的新生儿毫无困难就能够完成宫内到宫外环境的过渡,他们开始自主和规律的呼吸,完成胎儿到新生儿循环模式的转变。需要手指帮助或者无需帮助。大约10%的新生儿需要一些帮助才能开始呼吸。小于1%的新生儿要更有利的心肺复苏的手段才能够存活。新生儿从宫内到宫外环境的过渡,出生后新生儿不再与胎盘相连,只能依靠肺脏呼吸,作为氧气的唯一来源。
头像
三甲
金世源
小儿科
主治医师
沈阳市儿童医院
问答
心肺复苏颈动脉定位方法
心肺复苏之前,我们一定要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心脏骤停。心脏骤停,除了评估患者的意识和呼吸之外,颈动脉的搏动是否仍然存在,是判断患者心脏骤停一个最重要的评估指标。颈动脉怎么来定位呢,我们可以用我们的食指和中指到我们颈部最突出,也就是甲状软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喉结的部位。摸到这个部位,我们向左或右都可以向下滑动 2到3厘米,能摸到一个动脉的搏动。动脉的搏动于咱们正常人的心跳是一致的,这就是颈动脉的位置。 颈动脉如果在心肺复苏时,我们一般是触摸小于十秒之内。如果在十秒之上还没有摸到颈动脉,我们就不要再继续摸颈动脉,如果患者出现已经出现呼吸和意识的问题,我们立即给予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头像
三甲
刘文华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问答
头像
雷宇
儿科
主治医师
已认证
百强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TA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