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信关注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2022-08-16 34人阅读
问题描述: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头像
三甲
朱若尘 儿科 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医生回答(1)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如果经皮皮胆红素高,可以口服益生菌和茵栀黄,促进黄疸排泄。止盈皮 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孩子经皮胆红素水平不是很高,精神状态好,可以继续吃母乳。母乳性黄疸跟喂养不当、摄入不足都有关系,也有可能与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系。母乳性黄疸主要是母乳喂养的孩子黄疸于生后3到8天出现,1到3周达高峰,6到12周消退,停用母乳3到5天,黄疸明显减轻或者是消退。如果孩子胆红素水平特别高的时候,也有可能进入神经系统,影响孩子神经发育。这种情况需要暂时停用母乳,及时给予治疗。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94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相关推荐
新生儿患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期出现黄疸的情况是比较多见的黄疸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孩子出现黄疸,都是生理性的黄疸,出现病理性黄疸的情况还是相对比较少的,病理性黄疸当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母乳性黄疸,但是母乳性黄疸也并不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病理性的原因导致,主要还是母乳的成分以及孩子自身的消化功能有一定的关系。        所谓的母乳性黄疸,主要就是由于母乳喂养的原因,导致出现黄疸的情况,因为母乳喂养母乳当中的成分很多,有可能不能够通过肝脏的及时代谢而导致胆红素逐渐增多,再加上孩子的肠肝循环比较弱,就更加容易出现母乳性黄疸,胆红素不能够及时被代谢,就有可能会出现黄疸的症状。        出现母乳性的黄疸,如果不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治疗的话,有可能会长期存在,甚至黄疸会持续存在两个月以上。一般情况下,母乳性黄疸黄疸值不会特别的高,但是有可能有黄疸的情况会影响接种疫苗。所以还是需要进行一定的治疗,一般主要的治疗措施就是暂停母乳,一般暂停三天左右,黄疸就可以有比较明显的改善,黄疸改善以后可以再继续母乳喂养,虽然再次母乳喂养的时候黄疸有可能会再次反复,但是黄疸的情况会比停母乳之前要好一些。如果再次出现比较明显的黄疸或者需要干预的黄疸,可以再次暂停母乳三天,一般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通过暂停母乳逐渐的好转,不再反复。         母乳性黄疸的情况也是比较多见的,虽然母乳性黄疸有可能会出现黄疸,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比较反复,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但是持续存在黄疸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影响肝功,导致转氨酶升高,所以还是需要尽快的降低黄疸的治疗,也并不需要特别的药物治疗,一般停母乳之后母乳性的黄疸就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如果停母乳三天以上,黄疸没有明显的消退,可以考虑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黄疸,例如病毒感染等。
头像
三甲
张勤良
小儿科
主治医师
临沂市人民医院
问答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症状及表现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症状就是皮肤黄染,一般较轻,但持续时间长,可达出生后三个月内,化验肝功能显示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且不是溶血性黄疸,但是肝功能正常,孩子一般情况良好,停母乳24小时到48小时后黄疸可以明显减轻。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停两到三天母乳即可,如果胆红素较高者需密切观察。本病需要与其他引起的胆红素升高病因进行鉴别,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所以孩子黄疸升高且长时间不消退需要检查肝胆彩超、肝功能、血常规、TORCH、EB病毒等。
头像
三甲
王景会
小儿科
主治医师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问答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母亲要忌口吗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妈妈不需要忌口,可以继续母乳,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母乳喂养的妈妈需要注意饮食,尽量不要吃凉的、辣的、水果、海鲜、豆制品、淀粉含量高的,也尽量少吃油腻,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些对孩子胃肠不好,会引起孩子胃肠功能紊乱、肚子胀气、消化不良。母乳性黄疸一般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在生后3到8天出现1到3周达高峰,6到12周消退,停用母乳三天左右,黄疸能够明显减轻或者是消退。
头像
三甲
赵扬
小儿科
主治医师
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
问答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吃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是指婴儿在母乳喂养4到7天后出现黄疸,2到4周可能会达到一个黄疸的高峰。 一般症状是良好,没有溶血或者贫血等表现。母乳性黄疸的治疗。如果明确是母乳性黄疸后,暂时需要停止母乳喂养,或者说可以少量多餐喂养。其次就是,给予宝宝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增加胆红素的排泄,并且如果说胆红素达到20毫克每分升,这个时候是需要到医院进行蓝光照射治疗。
头像
三甲
高李华
小儿科
主治医师
赣州市人民医院
问答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症状及表现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足月儿多见。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发生的时间范围内,峰值可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可晚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肝脏不大,肝功能正常,无肝病及溶血表现,根据不同的发病学说和发病时间,临床分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种类型。 早发型,主要表现为在母乳喂养一周以内,亦称母乳喂养性黄疸或母乳喂养失败性黄疸。黄疸出现时间和高峰时间均与生理性黄疸相似,唯血胆红素峰值高于生理性黄疸,且黄疸消退时间晚于生理性黄疸。 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在临床出现时间稍晚发,常发生在出生一周以后,紧接着生理性黄疸发生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又加重,胆红素超过生理性范围,其峰值可在生后2到3周持续4到6周或可延长到2到3个月。
头像
三甲
张继要
小儿科
主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问答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吃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是指婴儿在母乳喂养4到7天后出现黄疸,2到4周可能会达到一个黄疸的高峰。 一般症状是良好,没有溶血或者贫血等表现。母乳性黄疸的治疗。如果明确是母乳性黄疸后,暂时需要停止母乳喂养,或者说可以少量多餐喂养。其次就是,给予宝宝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增加胆红素的排泄,并且如果说胆红素达到20毫克每分升,这个时候是需要到医院进行蓝光照射治疗。
头像
三甲
雷宇
小儿科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问答
母乳性黄疸症状及表现
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后三个月内仍有黄疸。主要临床表现是以皮肤,或者是巩膜黄染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的损害。可能是与母乳中的某些物质水平较高,如β-葡萄糖醛酸苷酶,导致的患儿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有关。它是一种良性的疾病,不经过治疗或者干预,可自行恢复;如果是需要干预治疗,可采用调整母乳喂养,另外的药物治疗和光照疗法,大部分能够恢复健康。 一旦确诊,暂时停止母乳喂养24到48小时,黄疸症状可明显减轻,之后根据黄疸的情况,间断性母乳喂养,通常是七天,恢复了全母乳喂养。
头像
三甲
周国栋
小儿科
副主任医师
咸宁市中医院
问答
母乳性黄疸多少天消失
母乳性黄疸的孩子一般是在生后4到6周或者是更长的时间才能够完全消退,有的孩子可能会持续到生后12个周的时间,也就是三个月的时候。 母乳性黄疸一般是在生后7到10天的时候开始出现,是在生理性黄疸之后出现,或者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之后又再次出现反复。母性黄疸的孩子一般精神状态都很好,吃奶也很好,孩子的生长发育都正常,不受影响。停母乳治疗三天之后,孩子的胆红素可明显的下降。
头像
三甲
柳英丽
小儿科
主治医师
威海市立第三医院
问答
判断母乳性黄疸最直接的方法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很多,其中一种原因是母乳性黄疸,判断母乳性黄疸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停母喂养后,72个小时黄疸明显消退,乃至降至正常。母乳性黄疸的孩子,主要表现就是皮肤黄染。一般状况良好,精神反应好,吃奶、睡眠、大小便正常,生长发育好。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治疗。更不需要应用停母乳来治疗,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如果血清中胆红素大于20Mg/dl,可以考虑应用蓝光照射。
头像
三甲
李学英
小儿科
主任医师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问答
头像
朱若尘
儿科
主治医师
已认证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向TA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