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已有929人关注
幼儿手足口病症状及预防
2022-08-16 13人阅读
问题描述:幼儿手足口病症状及预防
三甲
盛滋科
内科
主治医师
上海瑞金医院
医生回答(1)
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常在冬春交接的季节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因为婴儿的抵抗力比较差,功能不完全,这个时候很容易感染肠道病毒,这种疾病出现之后,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也可能会出现皮疹,在手足口等部位可能会出现典型的斑丘疹,有的时候在臀部也会出现,另外一个可能会出现病毒入血症状,比如说,肌肉关节酸痛、疲乏无力等等,还有可能会出现消化道的症状,比如说恶心、呕吐、厌食、厌油、腹痛、腹泻、腹胀等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的工作进行预防,另外,生活用品经消毒,比如说衣服、被褥进行烫洗。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90个。(每人仅限一次)
相关推荐
幼儿手足口病症状及预防
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常在冬春交接的季节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因为婴儿的抵抗力比较差,功能不完全,这个时候很容易感染肠道病毒,这种疾病出现之后,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也可能会出现皮疹,在手足口等部位可能会出现典型的斑丘疹,有的时候在臀部也会出现,另外一个可能会出现病毒入血症状,比如说,肌肉关节酸痛、疲乏无力等等,还有可能会出现消化道的症状,比如说恶心、呕吐、厌食、厌油、腹痛、腹泻、腹胀等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的工作进行预防,另外,生活用品经消毒,比如说衣服、被褥进行烫洗。

三甲
邹霁
感染科
主治医师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问答
幼儿园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由于上幼儿园的孩子都比较小,相对免疫力低,人数又比较密集,所以幼儿园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区。放学以后,要对教室和游玩区,以及孩子们的玩具进行全面消毒,教室要勤通风,被褥要经常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每天要监测孩子的体温两次以上。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吃生食,不要用手抓东西吃。如果发现有小朋友感染了手足口病,要马上联系家长接回家,隔离两周后再来幼儿园。

三甲
汪建伟
小儿科
主治医师
浙江省台州医院
问答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知识
幼儿园是人群聚集的地方,且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这个年龄段,夏季是高发季做好预防很重要。1)排查一下手足口病疫苗接种情况,对没有接种的建议补种。2)做好晨检,测体温、观手足、看口腔,及早发现可疑或早期患者隔离。3)教育:常通风、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4)地面、桌凳、门把手等用含氯消毒剂消毒。5)二便做好消毒。6)发现3~5例病例应及时与疫控中心联系。

庄宇德
小儿科
主任医师
莒南县人民医院
问答
孕妇感染手足口病症状
手足口病是因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夏、秋两季。一般多见于10岁以下的婴幼儿。但是,人群存在普遍的易感性,孕妇也是可以感染手足口病的。孕妇感染手足口病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以及手、足、口部位出现特征性皮疹等症状。

刘伟丽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109医院
问答
9岁儿童手足口病症状
九岁儿童手足口病,症状有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皮肤的斑丘疹、疱疹、发热等。少数病例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致死的原因主要是脑干脑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诊断要点是在流行季节发病,学龄期、学龄前的儿童出现发热,伴手、足、口,臀部出疹。部分病例可以没有发热,就可以临床诊断。临床诊断病例同时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或分离出可引起手足口的肠道病毒。或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可以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的中和抗体有四倍以上的升高,即为确诊病例。
三甲
何娇
小儿科
主治医师
沈阳市儿童医院
问答
10岁手足口病症状
10岁孩子手足口病大多数是普通型,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和口痛,不愿进食,可见轻咳,流涕和咽痛;体检可见口腔粘膜散在小疱疹或己破溃形成浅溃疡,主要位于舌面、颊粘膜、上腭和唇内侧黏膜处,随后手足出现皮疹,初为斑丘疹,后为丘疱疹,大小为3到7毫米,基部坚实,疱皮稍厚,周围有红晕,皮疹多在肢端,有时可延至至手臂、腿区或会阴部,呈离心性分布,皮疹数量少者数个多着数十个,一般在2到3天自行吸收,不脱屑,无瘢痕或色素沉着,而口腔内疱疹及溃疡大多一周内自愈,预后良好。

三甲
赵扬
小儿科
副主任医师
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
问答
手足口病症状会传染吗
手足口病是会传染的。
它的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一周内传染性最强。散发期间,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主要经过粪口途径传播,其次经过呼吸道飞沫。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患者的粘膜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接触有其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以及医疗器械等均可造成手足口病病毒的感染。尤其是污染的手,是主要的传播媒介,所以一定要注意手卫生。
三甲
徐春雨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大庆市第二医院
问答
怎样判断手足口病症状
判断手足口主要根据以下几方面:
首先,出疹性疾病在出疹前都会有发热,手足口患儿一般会在发病前1到2天出现发热,体温在38℃左右,还会伴随周身乏力、食欲减退。有的患儿可出现感冒样的症状—咳嗽、流涕。然后主要看发病期皮疹的部位,发病期主要以手、足、臀皮疹及口腔疼痛为特征。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开始是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或口唇;手、足等远端部位及臀部、躯干和四肢成簇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无疼痛,无瘙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像黄豆大小不等。一般在5~10天内结硬皮并逐渐消失,不留疤痕。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绝大多数患者病情会自限,水泡和皮疹通常在1周内消退。

三甲
杨晓明
感染科
主治医师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1医院
问答
成人手足口病症状治疗方法
成人被手足口病毒感染后,极少发病和出现症状。即使出现症状也比较轻,成人的症状与儿童症状类似。一般可能会有单纯的手足皮疹,很少伴有发热等明显的不适。
治疗上主要是对症处理为主。手足口病是由20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儿童传染病,主要发生在五岁以下儿童,潜伏期多为2至10天,平均3至5天,传染性强,呼吸道,消化道接触都可以传染。主要表现为手足臀部疱疹、口腔疱疹,多伴有发热、食欲不振、口腔疼痛、哭闹不乖等。其中ev71型肠道病毒是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接种安全有效的针对性疫苗成为防控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三甲
费秀昆
感染科
主治医师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问答
一岁宝宝手足口病症状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复杂而多样,根据临床病情的轻重程度,分为普通型病例和重症型病例。
普通型病例,急性起病,大多有发热,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口腔内可见散发性的疱疹或者溃疡。多位于舌、颊粘膜和硬腭等处,可引起口腔疼痛,导致患儿拒食,流涎,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偶尔见于躯干,呈离心性分布,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也不留色素沉着,多在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重症病例,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至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遗留有后遗症。
三甲
王永军
小儿科
主治医师
天津市儿童医院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