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信关注王静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中医如何治疗小儿呕吐

2021-01-24 368人阅读
头像 三甲
王静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

小儿呕吐也是儿科常见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点

1、小儿胃小而且薄弱, 若艰养不写乳食过当,或进食过急 较大儿童摄入过多生冷厚腻等不易消化食物,积于胃中, 胃不受纳,脾失健运,胃气上逆而呕吐。 

2、胃中积热  ,胃为阳士,性喜清凉,如因乳母过食烧烤辛辣之物,乳计蕴热,儿食母乳,以致热积于胃,或较大儿童过食辛热之品.感受夏秋湿热,热积胃中,均可致胃气上逆而呕吐。

3、脾胃虚寒,先天禀赋不足, 脾胃素虚,中阳不足,或乳母平时喜食寒京生冷之品,乳汁寒薄,儿食其乳,脾胃受寒,或小儿恣食瓜果生冷,冷积中院,或患病后寒凉克伐太过,损伤脾胃,皆可致脾胃虚寒,胃气和降失职而呕吐。 

4、肝气犯胃较大儿童情志失和,如环境不适、所欲不遂,或被打骂,均可致情志怫郁,肝气不舒,横逆犯胃,气机上逆而呕吐。亦可因肝胆热盛,火热犯胃,致突然呕吐。

乳食积滞者,消乳化食, 和胃降逆。 可以服用消乳丸。 常用炒麦芽、焦六神曲、焦山楂消乳化积;香附、砂仁、陈皮理气止吐;炒谷芽、甘草和中。

胃热气逆者,清热泻火, 和胃降逆。 可以用黄连温胆汤。 常用黄连、黄芩清胃泻火;陈皮、枳实理气导滞;竹茹、姜半夏降逆止呕;茯苓、甘草健脾和胃

脾胃虚寒者,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用丁萸理中汤加减。常用党参、白术、甘草健脾益胃,补养中气,干姜、丁香、吴茱萸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肝气犯胃者,疏肝理气, 和胃降逆。  可以用解肝煎。常用白芍缓肝急;苏叶、苏梗疏肝气;砂仁、厚朴调理脾胃气机;陈皮、法半夏降逆止呕。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136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头像
王静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已认证
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
向TA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