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戚敬虎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已有880人关注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潜伏期
2020-12-31 31人阅读

戚敬虎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萨斯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并且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疾病,疫情最早在2002年的11月份我国的广东省被发现,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被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密切的接触等途径感染萨斯冠状病毒以后,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潜伏期在1~16天左右,比较常见的为3~5天,典型的病例可以分为三期。
首先是疾病的早期,一般是在发病的1~7天左右,通常急性起病,以发热最为常见,大多数会伴有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症状,部分病例会有咳嗽,胸痛,腹泻的症状,部分病例可以发现肺部少许的湿啰音或者是肺实变的体征。
其次是进展期,一般在疾病的10~14天左右,达到疾病的高峰,感染中毒症状明显的加重,频繁的咳嗽,呼吸困难,气喘,胸闷等,查体会发现肺实变体征进一步的加重,容易导致继发性的感染,部分病例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再次是恢复期,疾病进入到2~3周以后,体温逐渐的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逐渐的吸收,但是往往恢复较慢。轻症病例大多病程比较短,恢复比较快,重症病例病情比较严重,进展快容易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大多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经过综合治疗以后,可以有效的痊愈,少部分病例可以导致临床死亡,据相关的数据证实,我国患者的死亡率为6.55%,全球平均死亡率为10.88%。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88个。(每人仅限一次)
相关推荐
非典型肺炎潜伏期是多少天
非典型肺炎的潜伏期一般在2到7天左右,有些患者的潜伏期也会长达数十天以上。
非典型肺炎是非典型冠状病毒感染而引起一种比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的疾病。一般患上这种疾病,我们会表现出一些类似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头疼、头晕、咳嗽、咳痰、发烧、肌肉酸痛、全身无力等等这些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及有效的缓解,往往会累及我们的呼吸道而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等一系列的并发症,所以,在非典型肺炎呢传播期间我们做好防护的,切断传染源,这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我们同样要做好自身的防护。

三甲
陈晓斌
呼吸内科
主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话题
非典型肺炎潜伏期是多少天
非典型肺炎的潜伏期一般在2到7天左右,有些患者的潜伏期也会长达数十天以上。
非典型肺炎是非典型冠状病毒感染而引起一种比较严重的呼吸系统的疾病。一般患上这种疾病,我们会表现出一些类似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头疼、头晕、咳嗽、咳痰、发烧、肌肉酸痛、全身无力等等这些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及有效的缓解,往往会累及我们的呼吸道而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等一系列的并发症,所以,在非典型肺炎呢传播期间我们做好防护的,切断传染源,这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我们同样要做好自身的防护。

三甲
林勇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话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症状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也称作“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由于萨斯冠状病毒侵犯人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属于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但是,需要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控与管理。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传播方式主要以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而引起感染。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诊断可以通过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以及咽拭子等特异性化验。那么,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症状有哪些呢?具体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起病比较急,病情进展相对比较快,该病的潜伏期平均1-15天左右,一般为3-5天。(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首发症状以发热居多,同时伴有畏寒、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倦怠无力、咳嗽咳痰等,少数病例也可以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三)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初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气喘、心悸,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等,肺部可出现严重纤维化出现“大白肺”而危及生命。综合以上所叙述的几方面的内容,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传染性极强,死亡率也较高,需要积极预防,出现相关的流行病学史时,一定早隔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刘伟丽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109医院
话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主要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患者,通过打喷嚏或者咳嗽,将带有病毒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如果正常的人群吸入了这种粉末或者小颗粒物就会被这种病毒感染,形成了一个主要的传播途径,传播是指接触传播是指正常人接触了带有呼吸道病毒的分泌物之后,然后又去接触自己的口鼻等,导致病毒通过粘膜进行传播,这个就是属于接触传播,通过加强物体表面的消毒,可以一定程度的避免接触传播。

三甲
李丹
呼吸内科
主治医师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话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的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它和我们目前全球泛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途径是一致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因此对于非典型性肺炎和新冠病毒肺炎,我们都应该积极的去注射疫苗,同时也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习惯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的习惯,勤洗手,戴口罩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科学做好个人防护。
三甲
李维社
呼吸内科
主治医师
宝鸡高新人民医院
话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短距离的接触了患者的呼吸道的飞沫播散,这样会被传染,尤其是呼吸道的分泌物,无论是鼻腔还是口腔,从气道内出来的飞沫有可能含有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以及还有一些亲密的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是易感,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感染率是偏高的患者往往会出现有。发热、头痛、浑身乏力、咳嗽,主要的首发症状,严重会引起呼吸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三甲
李红冬
呼吸内科
主治医师
深圳宝安区人民医院
话题
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标准
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标准。
第一,多叶病变或x线胸片48小时内病灶进展大于50%。
第二,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大于每分30次。
第三,低氧血症,吸氧需要每分3到5升的条件下,氧饱和度小于93%,或者氧合指数小于300毫米汞柱。
第四,出现休克,ARDS或者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均可诊断为非典型肺炎重症,要给予隔离治疗。
三甲
孙华启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开封市人民医院
话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短距离的接触了患者的呼吸道的飞沫播散,这样会被传染,尤其是呼吸道的分泌物,无论是鼻腔还是口腔,从气道内出来的飞沫有可能含有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以及还有一些亲密的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是易感,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感染率是偏高的患者往往会出现有。发热、头痛、浑身乏力、咳嗽,主要的首发症状,严重会引起呼吸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三甲
刘欣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话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哪一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于萨斯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急性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在2003年我国高发流行。但是,目前为止已经逐渐消失,变为一种不流行的疾病。因为这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所以需要做好切断传播途径的工作。
如果一个人感染了非典型肺炎,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隔离,一般是进行呼吸道的隔离,也可以执行接触隔离。
执行隔离之后,需要切断传播途径,尽量的避免与他人进行接触。生活用品需要进消毒处理,贴身衣裤用开水烫洗,在阳光下暴晒。

三甲
邹霁
感染科
主治医师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话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哪一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于萨斯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急性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在2003年我国高发流行。但是,目前为止已经逐渐消失,变为一种不流行的疾病。因为这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所以需要做好切断传播途径的工作。
如果一个人感染了非典型肺炎,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隔离,一般是进行呼吸道的隔离,也可以执行接触隔离。
执行隔离之后,需要切断传播途径,尽量的避免与他人进行接触。生活用品需要进消毒处理,贴身衣裤用开水烫洗,在阳光下暴晒。
三甲
王彦丽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