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尹铁伦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已有6860人关注
腔隙性脑梗塞的症状有哪些
2021-01-24 289人阅读

尹铁伦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腔隙性脑梗塞,又叫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支动脉,血管壁发生病变,最终管腔闭塞,导致缺血性微梗死,故称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导致小动脉及微小动脉壁脂质透明变性,管腔闭塞产生腔隙性病变。病变血管直径多为100~200μm的深穿支,常见于豆纹动脉、丘脑穿通动脉及基底动脉旁中央支,多为终末动脉。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多数有高血压病史,突然或逐渐起病,出现偏瘫或偏身感觉异常等症状,通常较轻,体征单一,预后较好。许多患者可无任何症状而是在头颅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的。
腔隙性脑梗死常见的5种类型表现如下。
1.纯运动性轻偏瘫。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60%。病变多位于内囊、放射冠或脑干。表现为对侧面部及上下肢程度较轻的偏瘫,无感觉障碍。
2.纯感觉性卒中。特点是偏身感觉缺失,可伴有麻木、沉重感、刺痛等。病变主要位于对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3.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病变对侧轻偏瘫,小脑性共济失调。病变位于脑桥基底部、内囊或皮质下白质。
4.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表现为靠近障碍,吞咽困难,病变对侧中枢性面舌瘫。面瘫侧手无力和精细动作笨拙。病变位于脑桥基底部内囊前肢及膝部。
5.感觉运动性卒中。以偏身感觉障碍起病,再出现轻偏瘫。病灶位于丘脑腹后核及临近内囊后肢。
腔隙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的20%~30%,因此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149个。(每人仅限一次)
相关推荐
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症状
如果左侧基底节出现腔隙脑梗死,患者可能会表现为右侧肢体麻木、乏力,头晕、头疼,同时会有言语不清、言语发笨,口角向一侧偏。
上述的临床表现,多半怀疑患者在左侧基底节出现了腔隙性脑梗死,如果腔隙性脑梗死症状比较轻,上述临床表现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如果上述的临床表现在短时间内没有明显的缓解,一定要及时到当地医院进行就诊,通过完善颅脑ct和核磁的办法来进行检查。如果在时间窗内要早期的启动溶栓治疗方案,通过溶栓的技术来帮患者重新恢复有效的循环血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那么如果过了溶栓的治疗期,需要积极的给予改善循环、扩张血容量、营养神经一系列的治疗。
三甲
沙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话题
两侧多发腔隙性脑梗塞怎么治疗
两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是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和功能康复锻炼。
腔隙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饮酒等。因此要积极的控制上述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防止再次出现脑梗死,在此基础上,可考虑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的药物,另外腔隙性脑梗死可引起比较多的临床症状,此时要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要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以改善肢体功能,减少遗留后遗症的发生几率,最后中医中药针灸对于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三甲
刘占国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
话题
左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能全好吗
左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是可以完全好的。
左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多是行颅脑CT或者颅脑磁共振检查时发现的,其实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没有偏瘫、言语不清、肢体麻木等症状,这种情况提示既往有过脑缺血发作,而非急性的,情况是不严重的,一般是小血管的堵塞,病灶比较小。治疗上只需要积极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即可。所以不要过于的担心和焦虑。
三甲
耿广忠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
话题
腔隙性脑梗塞ct表现
腔隙性脑梗塞,通常指的是比较小的脑梗塞,直径一般在1或1.5公分以下。
常见分布于基底节区、放射冠区以及半卵圆中心。在CT影像上,通常表现为斑片状、斑点状、类圆形的低密度影。低密度影可以是稍低密度,也可以是液体密度。当CT上表现为液体密度的时候,表示腔隙性脑梗塞已经进入软化阶段,是陈旧性的。腔性脑梗塞容易引起相应功能区的功能障碍,可以表现在言语行动上的障碍。
三甲
王显龙
放射科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话题
腔隙性脑梗塞注意事项
腔隙性脑梗死的病人,平时要注意一些基础疾病的控制。
一,控制好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腔隙脑梗死最重要的发病机制,因此平稳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对预防腔隙性脑梗死是非常重要的。平时的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二,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三,保持平稳心情,消除对疾病的恐惧,腔隙性脑梗死大部分预后是比较良好的。因此,要保持良好的信心,平时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最终降低再次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几率。
三甲
刘政博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周口市中心医院
话题
右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严重吗
右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严重与否,要看有无神经系统损伤的症状。
如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吞咽障碍、运动协调障碍等,如没有上述症状,就不严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该查查有无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平时要按照存在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如低盐低脂饮食、平时适当锻炼、心情稳定等。如果没有胃肠道及其它引起出血的疾病,建议长期加用拜阿司匹林预防,还可以服用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银杏叶胶囊,改善脑循环等。

三甲
宫照文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丹东市中医院
话题
腔隙性脑梗塞一直头晕怎么办
腔隙性脑梗塞一直头晕,一般是由于梗塞的部位发生了缺血缺氧性的坏死,影响到了神经的调节功能,改善这些症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应用活血化瘀,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的药物先缓解症状,常见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片、血塞通片、银杏叶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强力定眩片、倍他司丁片等。其次是积极的治疗原发疾病,将血压、血脂、血糖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再者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并且配合适当的运动。
三甲
胡丽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话题
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什么意思
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是指基底节区发生了一些小的梗塞病灶,一般都在2到5毫米左右。
主要的发病因素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的基础上,脑部的一些微小动脉发生了闭塞,引起了基底节区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并形成软化灶。一些轻微的患者,没有什么特殊的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患者仅仅有轻度的头痛、头晕、反应迟钝、注意力不够集中等现象。腔隙性脑梗塞主要需要做好二级预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应该长期的定期吃药,使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的水平控制在正常,并且注意清淡饮食,少吃盐、少吃油,多吃蔬菜和水果,并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这样才能够防止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
三甲
孙龙洋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武汉市普仁医院
话题
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需要住院治疗吗
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陈旧性,不需住院治疗,如果是新发的脑梗死,需要住院治疗。
针对基底节区脑梗死,需要明确是否有言语笨拙、肢体无力、麻木等症状,既往有没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饮酒、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基础的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基底节区脑梗死,是单发还是多发,结合着病情的急性与慢性特点,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根据基础疾病的多与少,需要考虑是否住院治疗或家里的健康监测治疗,完善化验检查,明确脑血管的状态,进行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三甲
陈志敏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话题
什么是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
由于医疗检查的普及,很多人会因为头晕、头痛或者糖尿病、高血压进行常规体检等原因进行磁共振检查,得到的结果是:腔隙性脑梗塞或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有的医生会说你得了脑梗,有的医生说没事可以不用管,这个检查结果究竟是什么意义? 腔隙性梗塞的定义是什么?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支动脉,在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硬化等疾病的基础上,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塞灶,通俗的讲,就是很小范围的大脑组织坏死了。举个日常生活的例子,就是一颗大树,靠近叶子的树枝枯萎了,营养供应不好,导致一片叶子掉了。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通常都不是在同一时间出现,提示终末支血管普遍存在管腔狭窄的情况。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可能会有下面这些神经系统缺损症状:比如轻偏瘫、感觉障碍、构音障碍等等。但因为梗塞面积很小,所以一个单发的腔隙性梗塞灶一般预后良好,即使不经过治疗也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一旦出现多发的腔隙性脑梗塞,就可能出现不可恢复的吞咽障碍、认知损害、帕金森综合征甚至痴呆的表现。 一旦检查发现,就需要立即进行完善的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治疗,因为腔隙性梗塞容易反复发作,所以预防疾病复发尤为重要。治疗方面,首要的,就是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其次,忌烟限酒,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同时需要合理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
三甲
李园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