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信关注杨雯晖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支气管炎为什么只能低流量吸氧

2020-12-31 140人阅读
头像 三甲
杨雯晖
呼吸内科
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呼吸系统相关慢性疾病当前已经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肺间质纤维化等都是很多老年患者的“老大难”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病情控制,指南均推荐长期家庭吸氧治疗。

我们都知道上述疾病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慢性缺氧,因此会普遍认为吸氧流量越大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科学的建议低流量吸氧,那么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为什么要低流量吸氧呢?

首先,呼吸衰竭是慢性支气管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情况下患者常合并有二氧化碳的潴留,因此,此时患者保持持续良好的呼吸状态才能积极改善缺氧状态。但是大流量吸氧虽然的确可快速解决机体缺氧问题,但这种效应是暂时的,一旦维持下去是无法将二氧化碳有效排出体外的,甚至还可导致二氧化碳麻醉、陷入昏迷状态而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其次,持续低流量吸氧具有可调剂的优势。低流量吸氧模式在吸氧过程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运行参数,以动态可持续的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

第三,在持续低流量吸氧过程中患者还可以同时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比如有规律的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方式,都可以促进患者二氧化碳的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达到缓解呼吸困难的效果。

最后,持续低流量供氧由于具有低浓度、慢速度的特点,因此可通过轻微的缺氧状态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进而反射性地增强机体呼吸运动,也是慢性支气管炎要采取低流量吸氧的重要原因。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68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头像
杨雯晖
呼吸内科
医师
已认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向TA咨询 (立享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