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信关注左玉潭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2021-01-24 140人阅读
头像 三甲
左玉潭
中医内科
主任医师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

    心律失常在中医学没有这个病名,中医治疗心律失常都是按照心悸进行辨证论治的。中医治病离不开辨证论治,辨病辩证相结合。下面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逐一论述。

    一、心虚胆怯性心律失常这类病人临床比较常见,多因受到惊吓或者大的精神刺激引起。遇事心慌意乱不能自拔,常伴有失眠多梦等症状。常用方剂是安神定志丸加减。常用中草药有龙齿、琥珀、磁石、远志等。

    二、心血不足性心律失常这类病人多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老年人。由于血管硬化,血脂高等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心慌、胸闷、气短。常用方剂炙甘草汤加减。常用中草药炙甘草、人参、桂枝、麦冬、地黄等。

    三、阴虚火旺性心律失常这类病人多见于久病阴虚的患者。由于阴虚不能之心火,导致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常用方剂天王补心丹加减。常用中草药有生地、麦冬、玄参、天冬、当归、丹参等。

    四、心阳不振证引起的心律失常这类病人也是久病体虚,损失心阳,心失温阳引起的。常用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常用中草药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人参、附子等。

    五、心血瘀阻证引起的心律失常这类病人是临床常见的患者,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主要表现为心悸不安,胸闷不舒,伴发心前区闷痛,口唇紫绀,舌质降甚至有瘀斑。常用方剂桃仁红花煎加减。常用中草药有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等。这个类型的需要引起患者高度重视,必须尽快治愈,有危及生命的危险。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心律失常方法千变万化都离不开辩证论治。出现上述症状尽快就医。单纯西医无法治疗的情况下一定要去看中西医结合内科医师或中医内科医师。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140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相关推荐
心律失常中医治疗效果如何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在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然目前已陷入僵局。而中医在此方面的相关记载有几千年历史,其疗效也得到了肯定。中医学中并无心律失常的病名,其临床症状多与中医学“心 悸”、“怔忡”、“虚劳”、“昏厥”等相似。目前西医治疗心律失常主要依靠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及射频消融、起搏器等手术治疗,疗效比较好,但是有的也存在很大风险,给患者带来痛苦。中医治疗以传统药物治疗为主,针灸有辅助治疗作用。中医学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采用一证一方和多证多方辩证治疗。临床辨证分九型:痰饮内 停、热邪扰动、血脉痹阻、心气不足、阴血亏虚、气 血两虚、阴虚火旺、脾肾阳虚、心胆虚怯等。根据不同辩证,采用不同方药治疗。有的疗效比较好,开发出许多中成药,比如常用的心宝丸和稳心颗粒等,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疗效比较好。总之,心率失常种类很多,发病机理复杂,单纯依靠中药治疗不可取,首先要借助西医诊断明确,属于哪种类型心律失常,如果比较危险的心律失常,比如频发室性早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致死性心律失常,应首选西医治疗,进行起搏器治疗或者射频消融,非致死性心律失常,可以采用中药治疗,可以明显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头像
三甲
郭富彬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话题
中医是如何治疗心律失常的
       心律失常,很多种类型,常见的分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也有很多表现,常见的有心悸、心慌、胸闷、胸痛、气短、乏力等;治疗上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轻则无须治疗或者对症治疗,重者需要手术治疗。那么,中医该如何治疗心律失常呢?今天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话题。      中医并无心律失常的病名,心律失常可归属于中医“心悸”、“胸痹”、“喘证”等范畴。对于心律失常,中医的治疗还是遵循中医的特色,即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症状,不同的体质,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相对应的证型,在对“证”治疗。例如,心悸、心慌、胸闷、气短,但伴有头晕眼花、失眠多梦、精神疲倦、胃口差、腹部胀、大便稀等,综合来看是属于心脾两虚,治疗上则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可以选用药方归脾汤。另外,对于心律失常,常见的证型还有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心血瘀阻、痰火扰心等,都需要辨证后才能治疗用药。      中医也是与时俱进的,经过中西医结合的经验,现代药理的研究等,发现了很多中药有针对某一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治疗某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时,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可以选择有相关作用的中药。例如,乌头碱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可以选用苦参、当归、石菖蒲、山豆根、延胡索、地龙等中药;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以选用麻黄、附子、细辛、吴茱萸、丁香等中药。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心律失常,主要是讲求辨证论治的,在此基础上,配合现代药理研究有相关作用的中药,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治疗。
头像
周伟基
中医内科
医师
佛山高明铁岗社区卫生服务站
话题
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大家好,本期话题是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之前有关于心律失常的一些介绍,比如心律失常的特点,心律失常的危害等。其中关于心律失常的危害我们提到过恶性心律失常这个词,本期就借此话题和大家聊一聊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说道恶性心律失常,大家可能都有点害怕,包括多年的临床医师也是如此,因为恶性心律失常是一种非常短的时间内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一般常见的症状是较重的心慌、心悸、胸闷、心绞痛等,更有危险者会出现晕厥,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那么恶性心律失常这么可怕,我们该如何治疗呢?下面我们来聊一聊比较常见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是心室颤动,也就是室颤,一般心率达到350次每分钟到450次每分钟,心脏在这种症状下是没有泵功能的,不能把血流动力学正常运转,猝死率极高!治疗以心肺复苏,电击除颤(单相波用360J,双向波用200J,非同步直流电),药物以胺碘酮,利多卡因来控制心率。这里顺便提一下室扑,室扑一般非常短暂,转瞬即为室颤。      再来说一下室速,心室率为150-250次每分钟,一般可用胺碘酮或者利多卡因静脉推注,严重者也需要电复律。对于相对稳定的心律失常治疗,比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以安装起搏器,对于药物控制不理想的心动过速,可以采取射频消融。    本期就聊这么多,有疑问欢迎随时咨询。
头像
三甲
贾月骁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
话题
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律失常,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上一般是用抗心律失常的药,但是治标不治本,容易复发。好多病人会找咱们中医进行调理,中药调理基本没有副作用。祖国医学上没有心律失常的病名,相当于“心悸”的范畴,从中医角度讲,可以分为心神不宁型与气血不足型两种证型。下面咱们就一块来讨论一下吧。对于心神不宁型的心律失常的患者,平时往往会心慌,容易惊恐,有的甚至会失眠多梦,患者舌苔薄白,脉象结代,咱们中药调理以镇惊安神,养心为治疗法则。方子可以用安神定志丸加减。中药包括:人参,陈皮,茯苓,夜交藤,茯神,菖蒲,大枣,姜远志,百合,龙齿,酸枣仁,合欢花,炙甘草等药一块应用。对于气血不足型的心律失常的患者,咱们中药调理以补气养血为治疗大法,方子可以用归脾汤加减。中药包括:炒白术,茯神,黄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黄精,太子参,木香,郁金,当归,远志,生龙骨,鸡血藤,生牡蛎等药一块应用。另外,咱们还可以用艾灸来辅助治疗,主要可以选用涌泉穴、足三里穴、神阙穴、内关穴、神门穴等穴位,一般每个穴位艾灸10--15分钟,隔天艾灸一次,半个月为一个治疗周期。综上所述,咱们中医在调理心律失常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的。
头像
三甲
高冲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蓬莱市中医院
话题
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紊乱而发生的心脏节律,频率或激动顺序异常。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和停搏。下面浅谈一下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对于非器质性病变引发的心律失常,那么可以结合,用一些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比如说由于劳累,熬夜,饮浓茶,喝咖啡,焦虑这些因素导致的心动过速的话,那么可以结合口服β受体阻滞剂来减慢心率。同时建议患者要多注意规律作息,放松心情。如果患者伴随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者是支气管哮喘这样的问题,那么可以结合服用钙离子拮抗剂来减慢心率,比如说像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如果患者并非严重的心动过缓的话,那么可以先让患者口服心宝丸,或者是宁新宝来提高心率,同时应建议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的检查,以便评估整体24小时的心率情况。对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室性期前收缩的话如果是偶发的话那么可以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或者是联合服用β受体阻断剂。如果是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的话,那么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可以结合选择美西律或者是可达龙,用药期间要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对于房性期前收缩,相对而言β受体阻滞剂相对是首选的,必要时也可以服用普罗帕酮,他是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像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的患者,治疗上可以选择口服药物,比如说可以口服可达龙,必要时也可以结合应用电复律进行转律治疗或是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对于严重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这样的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症状严重的前提下,那么往往就要选择心脏起搏治疗。心律失常是非常复杂的疾病,首先要明确导致心律失常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之后不见好转,那么要根据患者不同心律失常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头像
三甲
魏晓冬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胰腺炎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胰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药物以及理疗等治疗方法。 中药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的症状以及体征进行辩证,然后针对性的进行药物治疗,理疗可以使用艾灸以及药物外用等方法,能够起到一定的配合治疗的作用,对于胰腺炎的患者,主要还是以控制血糖以及补充液体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同时配合中医的治疗方法能够起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配合一起使用。
头像
三甲
董增胜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话题
中医对反复口腔溃疡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反复出现的口腔溃疡,多数是认为身体火气大的原因引起的,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所以调理方面,如果是肝胃火大,可以应用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散、清胃散、黄连清胃丸、牛黄解毒片、胃热清胶囊、三黄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可以用菊花、金银花、决明子等泡水喝,如果是阴虚内热引起的,可以应用玉女煎、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左归丸、杞菊地黄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平时利用玉竹、石斛、枸杞、麦冬等泡水喝,其他方面的调理,平时要注意清淡饮食,不能吃的太过辛辣、刺激,不能生气、上火,不能熬夜,要适当的户外运动,并且平时可以配合吃点维生素C。
头像
三甲
张作臻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威海市中医院
话题
中医有哪些治疗传染性软疣的方法
传染性软疣,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刮除疣体,挤出疣状小体,这种情况,能够治根,中药可以调理,但是没有特效药,并且中药的汤剂调理需要门诊当面治疗,一人一方,没有通用方,需要根据脉相,舌像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全面考虑,都是采用内服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内置方法,主要以平肝解毒,治疣汤加减,外置的方法,主要是有中药外洗,皮肤消毒后挤出疣状小体,运五妙水仙膏点涂疣体。
头像
三甲
邹霁
感染科
主治医师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话题
赤游丹的中医治疗方法
赤游丹的中医治疗方法为清解胎毒,发在面部者兼以疏风,发在下肢者兼以利湿,发于颜面部者加板蓝根、牛蒡子、天花粉、白芷,发于胸腹部者加郁金、黄连、玄参,发于上肢者加桑枝,发于下肢者加川牛膝、木瓜、黄柏,鸡血藤等,每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另外外敷金黄膏,金黄膏的组成为:天花粉、黄柏、大黄、姜黄、白芷、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和天南星,另外在治疗的时候,要保护皮肤清洁,避免损伤感染,还要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多饮水忌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牛羊肉狗肉等发物之品。
头像
三甲
陈静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医院
话题
中医治疗痘印的好方法
中医只能治疗黑色和红色痘印,可使用积雪苷霜软膏。 积雪苷霜软膏,主要成分为积雪草总苷。具有促进创伤愈合作用,用于治疗外伤、手术创伤、烧佃、疤痕、疙瘩及硬皮病。使用方法:外用,涂患处。不良反应:偶有用药局部的瘙痒和刺激反应。注意事项: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局部涂抹后宜按摩5分钟。在用药期间,一、注意饮食清淡,杜绝生冷、刺激、油腻性食物。二、作息规律,不熬夜、不过度劳累。三、戒烟戒酒。
头像
三甲
付丽娟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话题
头像
左玉潭
中医内科
主任医师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
向TA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