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信关注林红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怎么引起的

2020-12-31 88人阅读
头像 三甲
林红
小儿科
主任医师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往往在发病前都有病毒感染的病史。如上呼吸道感染、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等病毒性感染。研究表明,血小板减少紫癜并不是因为病毒直接损伤血小板导致的血小板减少,而是由于在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了抗体,抗体可以与血小板膜发生交叉过敏的反应,使得血小板收到损伤。损伤的血小板表面附着抗原抗体复合物,更容易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和破坏,使得血小板寿命缩短,从而导致肌体的血小板计数减少。

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具有抗原同源性,抗血小板的抗体作用血小板的同时,也可以作用于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从而导致巨核细胞的成熟障碍、生成和释放减少,从而进一步引起血小板减少。

一些小孩也可以在预防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或者接种结核菌素之后,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典型的症状是自发性的皮肤和粘膜出血,轻的多为针尖大小的皮内或者皮下出血点,重者可发生淤斑,血小板明显减低者也可以发生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可表现呕血、黑便;泌尿道出血可见血尿;少数患者也可以引起结膜出血;严重的可以发生颅内出血,表现神志障碍、喷射性呕吐、头痛剧烈、抽搐等。

在外周血象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156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头像
林红
小儿科
主任医师
已认证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
向TA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