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信关注李兵剑医生方便随时提问

肠息肉是什么病

2021-01-24 63人阅读
头像 三甲
李兵剑
肛肠科
主治医师
衡阳市中医院

       所谓肠息肉是长于肠腔表面的隆起性增生物。肠道息肉按病理类型可分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错构瘤和其他类型的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又可分为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和混合型腺瘤,有癌变得可能,概率大约10~20%,其中绒毛状腺瘤,恶变率是管状腺瘤的数倍至数十倍,因此称腺瘤为肿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以及错构瘤,基本上不会发生恶变,医学上将其统称为非肿瘤性息肉。

        若是在肠镜下发现了肠息肉,应当根据其病理性质作相应的治疗。然而,若是所有的息肉都必须经过病理确诊以后再行治疗,会增加患者肠镜的次数,加重患者的痛苦。因此临床上常常是将较大的,能切除或灼除的息肉尽量切除,体积过小的息肉,或病理确诊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和错构瘤,尤其是<10 毫米的息肉,由于其发生恶变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患者只需长期随访即可,不推荐做治疗。

        治疗肠道息肉,主要采用激光烧灼或高频电圈套切除,这样创面较小,很少引起出血、腹痛等并发症。患者只需在治疗后两周内进食半流质就行,少吃多纤维、多渣食物,减少粪便对肠道创面的刺激。若是切除体积较大或范围较广的息肉,常需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这些治疗一般创面较大、较深,有发生出血或穿孔的可能性,需住院治疗。

         由于目前没有确切的手段来抑制息肉复发,因此对于肿瘤性息肉摘除后应当及时复查,有研究证实息肉摘除术后 1年及 3 年后的复发率分别为 28%及42%。因此,有肠道息肉病史的患者,在治疗后应定期复查肠镜。国内专家建议:小的增生性息肉,应视为正常现象,第一次复查可在治疗后 2~3 年进行;有 1~2 个直径小于1 厘米的腺瘤者,应在治疗后 2 年内复查肠镜;有3个或3个以上腺瘤,或腺瘤直径大于1厘米,治疗后应当每年都需复查肠镜;若在一次检查中发现10个以上息肉者,应在治疗后半年内复查肠镜;接受粉碎性切除无蒂息肉的患者,应在治疗后2~6个月内复查。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30个。(每人仅限一次)
去提问
头像
李兵剑
肛肠科
主治医师
衡阳市中医院
向TA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