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科室查找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185个。(每人仅限一次)
糖尿病血化验主要查哪几项
糖尿病血化验检查主要包括空腹血糖、OGTT实验、糖化血红蛋白、C肽等等。1、空腹血糖:是糖尿病化验检查的主要项目之一。一般来说,患者在进行空腹血糖检测之前,需要先禁食8到12小时。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的水平在3.9到6.1毫摩尔每升之间。当空腹血糖水平超过7.0毫摩尔每升的时候,表明患者出现了糖尿病。同时,如果患者已经确诊了糖尿病,建议根据医生的医嘱,用口服药物或者胰岛素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毫摩尔每升以下。研究表明,如果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长期处于7.0毫摩尔每升以上,发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2、OGTT实验:是让患者服用75克葡萄糖以后,分别测定一小时、两小时以及三小时的血糖水平,可以间接了解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正常人在服用葡萄糖以后大约30到60分钟,血糖水平达到高峰,一般不超过11.1毫摩尔每升。服用葡萄糖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应处于3.9到7.8毫摩尔每升之间。如果服糖以后两小时血糖水平达到了11.1毫摩尔每升以上,表明患者出现了糖尿病。3、糖化血红蛋白:由于血液当中的血红蛋白更新的时间约为2到3个月左右,因此,糖化血红蛋白主要是检测患者近2到3个月的血糖控制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一般是4%到6%。如果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达到了8%到9%,表明血糖控制不理想。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以上,表明血糖控制很差。此时,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重新调整血糖控制方案,避免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4、C肽:C肽是体内产生胰岛素时的副产物之一,同时体内生成C肽不受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因此检测血液中C肽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胰岛功能。正常人体内的C肽水平一般处于0.8到4.2ng/ml。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C肽水平一般很低,这类患者一般直接注射外源性胰岛素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首先表现为胰岛素抵抗,此时患者体内的c肽水平有可能稍高于正常值,这类患者可以首先使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药物进行治疗。到了后期,患者会出现胰岛功能耗竭,此时C肽水平大多低于正常值,这类患者需要应用胰岛素促泌剂,或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除此之外,糖尿病血化验检查还包括血清胰岛素水平测定、糖化血清蛋白检测等。患者需要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然后根据检查结果由医生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水平达到稳定状态。
三甲
董学勤
内科
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话题
糖尿病会低血糖头晕吗
糖尿病的患者也是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头晕的。1型糖尿病的患者大多合并有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的患者一般存在胰岛素抵抗,同时到后期也会由于胰岛功能耗竭导致胰岛素相对不足。因此糖尿病的患者虽然血糖水平很高,但是由于缺乏胰岛素,体内的细胞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葡萄糖利用障碍。当体内的细胞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的时候,就会造成能量代谢紊乱,引起一系列类似于低血糖的症状。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由于脑细胞只能利用葡萄糖来产生能量,当脑细胞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恶心等一系列症状。除此之外,部分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比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引起低血糖。另外,如果患者注射胰岛素的量比较大,或者在注射胰岛素以后没有及时进餐,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由于脑细胞以及心肌能量供应不足,甚至会导致心脏和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害,最终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低血糖头晕的情况,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查明原因。如果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导致能量代谢障碍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医嘱应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等药物或者是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如果是由于药物副作用或者是患者注射胰岛素的量过大、进餐不及时导致的,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优化降糖方案,或更改胰岛素剂型、或者是调整胰岛素注射的剂量。
三甲
董学勤
内科
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话题
糖尿病胰岛功能能恢复吗
糖尿病的患者胰岛功能大多数是不能恢复的,只能通过有效的治疗避免胰岛功能障碍进一步加深。少部分病情比较轻的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可以恢复。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免疫因素引起的,这类患者体内会产生攻击胰岛细胞的抗体,导致胰岛细胞数目不断减少,产生胰岛素的能力不断下降,最终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由于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因此绝大多数1型糖尿病的胰岛功能是不能恢复的。这类患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避免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相对缺乏造成的。如果患者存在不良饮食习惯,长期大量食用高油、高糖的食物,超重肥胖、久坐、不爱运动等,久而久之,体内的细胞就会对胰岛素不敏感,出现胰岛素抵抗,患者会表现为血糖升高。在胰岛素抵抗阶段,患者体内胰岛素的水平是相对增加的,此时胰岛细胞在进行超负荷工作,尚未出现明显功能障碍。患者能在此阶段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同时根据医生的建议应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或注射胰岛素进行外源性补充,使胰岛细胞得到充分休息,部分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可以明显好转,胰岛功能可以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不至于进展到胰岛功能耗竭阶段。如果患者对病情不加以控制,胰岛细胞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最终会发生胰岛功能衰竭。由于胰岛细胞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进展到这个阶段,患者的胰岛功能一般也难以恢复。所以,一旦患者检查发现糖尿病,需要由医生进一步确定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根据医嘱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一般首选口服药物,比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西格列汀、达格列净等,必要时也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同时,患者还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尽可能地恢复胰岛功能,避免胰岛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甚至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出现。
三甲
董学勤
内科
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话题
糖尿病打胰岛素是不是很严重了
糖尿病打胰岛素是不是很严重不能一概而论。1型糖尿病的患者无论病情轻重,都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免疫因素引起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患者体内会产生针对胰岛细胞的抗体,引起胰岛细胞免疫性损伤,最终导致胰岛功能衰竭,患者体内会出现胰岛素绝对缺乏。如果患者确诊为1型糖尿病,一般都需要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因此,1型糖尿病的患者如果需要注射胰岛素,不能表明患者的病情已经进入非常严重的阶段。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一是糖尿病病程较长,胰岛功能缺乏较严重了,另外一种是2型糖尿病进程中的某阶段,血糖较高,存在高糖毒性时,对自身胰岛功能是抑制状态,给予一段时间胰岛素,使血糖控制理想后,胰岛功能能相对修复一部分,这时候可能能停用胰岛素,完全靠口服药物也能将血糖很长时间内控制理想。只要血糖控制理想,尽量避免或减轻并发症出现,就不代表病情严重。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首先需要放平心态,不要过分紧张和担心。其次,这类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治疗,以达到将血糖控制平稳的目的,避免血糖水平进一步波动,甚至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三甲
董学勤
内科
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话题
诊断糖尿病需要哪些检查项目
诊断糖尿病需要检查的项目包括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1、空腹血糖: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空腹血糖水平处于3.9到6.1毫摩尔每升之间。患者在进行空腹血糖测定前,需要严格禁食8到12小时。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大于7.0毫摩尔每升时,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同时,糖尿病的患者也需要将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在7.0毫摩尔每升以下。研究表明,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长期处于7.0毫摩尔每升以上时,发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2、糖耐量试验:糖耐量试验的操作方法是让患者服用75克葡萄糖(溶解成300ml糖水),然后分别测定服糖后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以及三小时的血糖水平。正常情况下,患者在服糖后30到60分钟血糖水平达到高峰,但是不超过11.1毫摩尔每升。两小时后患者的血糖水平一般处于3.9到7.8毫摩尔每升之间。如果两小血时糖水平大于11.1毫摩尔每升,可以诊断为糖尿病。3、糖化血红蛋白:由于血红蛋白在人体内的代谢周期一般为2到3个月,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以间接测定患者2到3个月内的血糖控制程度。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一般处于4%到6%之间,如果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于6.5%,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同时,糖尿病的患者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处于8%到9%之间,说明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表明血糖控制极差。此时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另外,如果患者在进行完上述检查以后,确诊为糖尿病。还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完善C肽检查、糖尿病相关抗体检测等化验,进一步明确糖尿病的类型,然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三甲
董学勤
内科
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话题
糖尿病手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了手肿的情况,有可能是由于糖尿病肾病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由于末梢循环障碍引起的。1、糖尿病肾病:当患者血糖水平过高的时候,就会对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造成一定侵蚀,引起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当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时候,首先会表现为白蛋白从尿液中流失过多,此时患者体内会出现低蛋白血症,进而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使血液中的水分向组织液中渗透,患者就有可能出现手肿的症状。到了后期,患者会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患者体内出现水钠潴留,此时患者手肿、颜面肿胀等症状就会进一步加重。这类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医嘱适当使用氢氯噻嗪、螺内酯等药物进行利尿治疗。2、末梢循环障碍:由于糖尿病可以引起微血管病变,同时糖尿病患者大多合并有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脂代谢异常,因此很容易出现末梢循环障碍。当患者出现上肢的末梢循环障碍时,由于手部血液回流不畅,血浆就会向组织液中渗透,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手肿的症状。这类患者首先需要应用口服药物或者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应用迈之灵等药物改善微循环。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了手肿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完善肝肾功能化验、尿常规、血管彩超等检查,然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三甲
董学勤
内科
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话题
多饮多食多尿一定是糖尿病吗
如果患者出现的多饮多食多尿的情况,不是一定是糖尿病,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也有可能是甲亢、或垂体疾病等其他疾病引起。当患者发生糖尿病的时候,虽然血液中血糖水平是升高的,但是由于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机体的细胞就会发生葡萄糖利用障碍,进而导致患者体内能量供应不足,此时患者就会出现多食的症状。与此同时,由于血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尿渗透压升高,患者就会出现多尿的症状。为了弥补身体所丢失的水分,患者就会继发多饮的症状。因此,糖尿病的患者典型症状就是多饮多食多尿伴发体重下降。但是多饮多食多尿也可以发生于其他疾病的患者身上,比如甲亢患者。甲亢患者由于体内甲状腺素分泌过量,导致身体基础代谢率升高,为了保证身体能量供应,患者就会进食大量食物,出现多食的症状。同时,甲亢的患者常常合并有血压升高以及心动过速,此时患者肾脏血流量就会增加,经过肾小球滤出的液体就会增多,患者就会表现为多尿以及继发性的多饮症状,因为高代谢症候群,患者心慌、体重下降,大便次数增多。另外,由垂体疾病引起的库欣病及伴发中枢性尿崩症时,患者也会出现多食、易饥、口渴、多饮多尿。体重或许降低或中心性肥胖。所以,如果患者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的症状,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也有可能不是糖尿病引起的。患者首先需要到内分泌科就诊,完善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甲功、生化等化验检查,从而进一步明确病因,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三甲
董学勤
内科
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话题
糖尿病人血糖稳定后可以停药吗
糖尿病人血糖稳定以后不可以停药,需要继续用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否则会造成血糖水平波动,甚至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都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需要规律应用药物进行长期控制。由于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功能障碍,因此需要应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治疗,或者直接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外源性补充,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用药。如果患者在血糖稳定以后停药,由于体内已经存在胰岛功能障碍等病理情况,此时患者的血糖水平就会迅速升高,出现大幅度波动,有可能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症等急性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达不到正常范围,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因此,即使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稳定,也需要根据医生的医嘱继续用药治疗,不得擅自减量或者停药,以免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一般来说,二型糖尿病的患者首选口服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格列齐特、吡格列酮以及阿卡波糖等。如果二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口服药物控制不佳,或者是一型糖尿病的患者,大多需要通过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除了需要根据医嘱规律用药以外,还需要定时监测空腹及三餐后血糖水平,从而将血糖控制在平稳水平,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三甲
李超林
内科
副主任医师
烟台毓璜顶医院
话题
青少年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青少年糖尿病绝大多数是1型糖尿病,也有少部分患者为2型糖尿病及基因突变导致的糖尿病。如果青少年糖尿病一诊断为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一般比较复杂,是遗传和免疫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体内有针对胰岛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抗体,这些自身免疫性抗体可以介导免疫系统的T淋巴细胞攻击胰岛细胞,最终导致胰岛细胞的数目不断减少,甚至发生胰岛纤维化,引起患者出现渐进性的胰岛功能衰竭。这类患者一般会出现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大多数患者“三多一少”的症状比较明显,甚至容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因此,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患者一般需要通过终生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才能达到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的目的。如果患者对注射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比较差,或者是在注射胰岛素以后血糖出现了大幅度波动,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应用胰岛素泵进行血糖控制。除此之外,这类患者还需要在平时生活中严格低糖饮食,同时监测空腹以及三餐后的血糖水平。部分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尝试应用免疫抑制疗法或者胰岛细胞移植手术治疗,但是目前这种治疗手段的疗效还不确切,并且价格相对比较昂贵,同时免疫抑制疗法有可能引起患者出现继发性免疫缺陷,胰岛细胞移植手术患者在术后也需要长期应用抗排异药物,因此难以被大多数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所接受。
三甲
李超林
内科
副主任医师
烟台毓璜顶医院
话题
糖尿病空腹8.0严重吗
糖尿病的患者如果空腹血糖8.0毫摩尔每升,提示空腹血糖偏高,这类患者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概率增加。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空腹血糖水平一般处于3.9到6.1毫摩尔每升之间。当空腹血糖超过7.0毫摩尔每升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同时研究表明,如果糖尿病的患者空腹血糖长期超过7.0毫摩尔每升,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足等慢性并发症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如果患者血糖水平升高,达到8.0毫摩尔每升,还会干扰体内的脂代谢过程,造成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患者还容易出现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并发症。因此,如果糖尿病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达到8.0毫摩尔每升,需要进一步到医院就诊。患者首先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一步完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以及C肽水平测定等化验检查明确糖尿病类型同时完善眼底镜检查、血管彩超、肾功能和尿常规检查明确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如果是2型糖尿病的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首先应用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常用的药物包括格列美脲、格列齐特、吡格列酮、二甲双胍以及阿卡波糖等。或者2型糖尿病的患者应用口服药物疗效不佳,需要通过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严格进行低糖低脂饮食,同时定时监测空腹及三餐后血糖,配合适量有氧运动,从而将血糖控制在平稳水平,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三甲
李超林
内科
副主任医师
烟台毓璜顶医院
话题
糖尿病人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较好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空腹血糖控制在7.0毫摩尔每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10.0毫摩尔每升以下,属于比较理想的情况。临床上,当患者的空腹血糖处于7.0毫摩尔每升以上时,或者是餐后两小时血糖处于11.11毫摩尔每升以上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血浆中葡萄糖的水平上升,多余的葡萄糖就会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作用,引起蛋白质糖基化等化学反应。此时就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进而引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并发症,同时冠心病、脑缺血等疾病的发生概率也会大大增加。临床研究表明,当患者的空腹血糖大于7.0毫摩尔每升以上时,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10.0毫摩尔每升以上时,体内蛋白质糖基化的速度就会加快,进而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概率增高。因此,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毫摩尔每升以下,同时将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10.0毫摩尔每升以下,才能有效避免高血糖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一般来说,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水平的最有效方式。一型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一般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的患者可以首选口服二甲双胍、拜糖平等药物进行血糖控制,如果口服药物疗效不佳,也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注射胰岛素。同时,无论是哪种糖尿病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都需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度有氧运动,监测空腹及三餐后血糖,同时,定期到医院随访复查,从而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有效避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三甲
李超林
内科
副主任医师
烟台毓璜顶医院
话题
糖尿病可以吃蜂蜜糖吗
糖尿病的患者是需不能食用蜂蜜糖的,如果糖尿病患者食用蜂蜜糖,会造成血糖水平严重升高,甚至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蜂蜜糖中的主要成分是果糖,果糖相对于葡萄糖更难以被身体代谢,会造成血糖水平持久升高。因此,如果糖尿病的患者吃了蜂蜜糖,容易造成血糖水平严重升高,同时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恢复到正常水平。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血浆中含有大量糖分,患者有可能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会出现头晕、恶心、心动过速、皮肤湿冷等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呼出的气体中还会带有烂苹果味道。此时如果不及时处理,患者有可能会发生休克,甚至出现生命危险。除此之外,如果患者经常吃蜂蜜糖,还会造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加重,导致患者的血糖更加难以控制。因此,糖尿病的患者需要严格避免食用蜂蜜糖,以免造成血糖水平急剧升高,甚至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患者除了需要避免食用蜂蜜糖以外,还需要避免食用其他含糖分比较高的食物,比如饮料、糕点以及香蕉、荔枝等含糖分丰富的水果。患者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同时进行适当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程度,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一旦患者由于食用蜂蜜糖导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出现,需要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从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必要时需要静脉滴注胰岛素临时控制血糖。
三甲
李超林
内科
副主任医师
烟台毓璜顶医院
话题
吃水果多了会不会得糖尿病
一般来说,吃水果造成糖尿病的概率比较小。但是如果患者长期大量食用荔枝、桂圆、菠萝蜜等含有果糖丰富的水果,有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生活中常见的水果比如苹果、梨、橙子、葡萄等含有的糖分并不是非常高,因此,吃这些水果一般不会引起糖尿病。同时这类水果中具有丰富的矿物质、水溶性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新陈代谢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概率。同时膳食纤维具有一定的饱腹感,可以减少患者摄入其他含淀粉丰富的主食。因此,适当吃这类水果反而对于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少部分水果,比如荔枝、桂圆、菠萝蜜、芒果、香蕉等含有丰富的果糖,果糖相对于葡萄糖更难以被身体代谢,容易导致患者血糖水平持续升高,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引起2型糖尿病的发生。因此,如果患者平时血糖水平正常,可以适当吃水果,一般不会导致糖尿病,但是需要避免大量食用上述果糖含量丰富的水果。如果患者已经出现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异常等情况,一般不建议吃过多水果,以免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最终发展为糖尿病。这类患者可以食用西红柿、黄瓜等可以生吃的蔬菜来代替水果。同时建议这类患者少食多餐,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密切监测空腹及三餐后血糖,从而将血糖逐步恢复到正常范围内,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三甲
李超林
内科
副主任医师
烟台毓璜顶医院
话题
糖尿病晚上饿了能吃东西吗
糖尿病的患者晚上饿了可以吃东西,但是建议吃蔬菜、粗粮、水煮鸡蛋、牛奶等含有膳食纤维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尽量避免吃含有大量糖分和油脂的食物。糖尿病的患者大多伴有“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此时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平时生活中控制饮食,因此很容易在晚上出现饥饿的感觉,可以适当的吃东西。适当的吃东西有助于避免饥饿影响睡眠甚至导致低血糖等情况的发生,但是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食物种类。由于晚上患者的运动量相对比较少,新陈代谢速度相对较慢,如果患者在晚间摄入了大量食物或者是食物中含有的糖分、油脂比较多,就容易造成夜间血糖水平波动,影响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所以,如果糖尿病患者晚上饿了,尽量不要选择高油、高糖的食品来充饥,比如精米精面类主食、加工糕点、饼干等,或者是含糖分比较高的水果比如西瓜、香蕉等等,避免造成夜间血糖水平过高,不利于患者血糖控制。此时,建议患者选择一些含糖分、油脂比较少,同时含有丰富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这类食物主要包括新鲜蔬菜,比如西红柿、黄瓜等可以生吃的蔬菜,或者是水煮玉米、蒸红薯等粗粮。也可以选择水煮鸡蛋等含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在吃东西之前,患者最好先进行一次血糖检测,以明确饥饿时是否同时伴有低血糖,从而确定合适的进食量。如果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晚上饿的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由医生明确是否存在降糖药物过量的情况,必要时进行药量的调整。
三甲
李超林
内科
副主任医师
烟台毓璜顶医院
话题
体温正常但脸发热是什么原因呢
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其反映了机体的一般代谢状态和多系统功能运转情况,因此当体温发生异常改变时通常预示着疾病的发生。一般客观反映体温指标需要借助温度测量工具,比如体温计、耳温枪等,最终以实际数值来说明具体情况,但部分情况下体温测量数值正常,但是脸部却感觉发热,那么这又具体是什么原因呢?首先,体温是不以主观感觉作为评判指标的,因此即使脸部感觉发热发烫,只要体温正常,就说明机体总体温度在正常范围之内,而排除发烧的相关问题可能。其次,脸部作为机体血供比较丰富的部位,其主观感受温度高低与血管开合状态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当面部血管有扩张趋势时,则单位时间内脸部流经血液会显著增多,而血液的流通伴随着热量的运输,所以凡是可以导致脸部血管扩张的内在因素均可导致体温正常而脸部感觉发热,比如心理波动、体液和神经调节等原因均为常见诱因。最后,由于脸部往往没有衣物等御寒物进行遮挡,所以其温度感觉受外界影响较大,比如在炎热环境下局部会有发热感觉,或者从温热环境突然进入寒冷环境时也会有发热感觉,甚至局部烫伤或者冻伤后也会出现类似表现,不过前两者属于生理变化,后者属于病理变化。综上所述,当体温正常但脸部发热时,多见于上述的三种情形,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别,从而对异常改变进行及时干预治疗。

三甲
杨雯晖
内科
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
话题
出血热多尿期的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是因为汉坦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中的各型病毒感染人体之后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出血热主要是以鼠类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等多途径引起感染。出血热以男性青壮年发病人群居多,存在比较明显的发病高峰季节。出血热根据临床进展情况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那么,出血热多尿期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呢?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出血热多尿期一般出现在病程第9~14天左右,该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者仅一天,长者可以达数月之久。(二)出血热多尿期主要表现为高渗性利尿作用,使尿量明显增加。根据尿量、以及氮质血症情况可分为三期,分别是移行期、多尿早期、以及多尿后期。(三)移行期日平均尿量可由400ml增至2000ml,尿量明显增加,但是肌酐以及血尿素氮反而升高,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加重。(四)多尿早期每天的尿量可以超过2000ml,但是氮质血症未见明显改善。症状仍然比较严重。(五)多尿后期尿量每天可以超过3000ml,日尿量一般在4000~5000ml左右,容易并发继发性感染、水电解失衡、以及继发性休克等。但是氮质血症开始逐渐下降,感染者精神、食欲会逐日好转。

刘伟丽
内科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109医院
话题
轻症肺结核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肺结核是结核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是因为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分枝杆菌属中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并且在机体免疫力比较低下的情况下而引发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列入传染病管理乙类。肺结核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经空气传播而引起,明确诊断后需要及时进行抗结核治疗。那么,轻症肺结核一般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呢?具体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肺结核的诊断主要是通过流行病学史资料、以及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来明确。如果胸部结核病灶范围小,感染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初次感染结核者多属于轻症肺结核感染者。(二)轻症肺结核治疗原则为早期、适量、全程、联合、规律地进行抗结核化学治疗,一般采取标准化的六个月抗结核治疗方案2HRZE/4HR,即:两个月的强化期、以及四个月的巩固治疗期,(三)轻症肺结核感染者两个月强化抗痨治疗,临床上多选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以及链霉素。四个月巩固抗痨治疗,临床上多选用雷米封、以及利福平。(四)轻症肺结核感染者,一般经过规范化的抗结核、支持、对症等治疗后,结核病灶均可以钙化痊愈。(五)轻症肺结核感染者在联合抗结核治疗的同时,需根据具体的症状表现进行退热、祛痰止咳等对症治疗,并且要注意规律休息,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刘伟丽
内科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109医院
话题
肝脾肿大是怎么回事
肝脾的肿大是临床上重要的体征之一,可以通过仔细体格检查、或者肝脾影像学等辅助检查来明确。那么,临床上肝脾肿大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肝脾肿大的概念。肝脾肿大具体是指各种各样的病因导致肝脏、以及脾脏的病理性增大,临床上将肝脾肿大可分为轻、中、重三度。(二)肝脾肿大的原因。1.感染性因素。各种各样病原体的感染均可引起肝脾的肿大,比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螺旋体感染以及蠕虫感染等。2.非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也可以引起干皮的肿大,临床上常见的有:各种血液病、瘀血性疾病、肿瘤或囊肿、结缔组织病、以及胆道疾患等。3.化学毒物的刺激因素。临床上多见的有:苯巴比妥、磺胺类药物、以及乙醇等多种化学物质中毒而引起。(三)肝脾肿大的症状。不同的病因导致肝脾肿大的症状有所不同。但是,多以肝脏、以及脾脏功能的受损为主要表现,可以出现肝区隐痛、腹胀、乏力、食欲减退等,严重者可伴有高热、呼吸困难、呕血黑便等出血表现。(四)肝脾肿大的治疗。1.肝脾肿大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分析病因后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2.肝脾肿大进行病原学治疗的同时,可给予一定的支持、对症治疗,补充机体必须的各种维生素、能量等。

刘伟丽
内科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109医院
话题
肺结核吃药肝损伤什么症状
肺结核是呼吸科常见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引起该病病原体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肺结核常见的临床症状有长期低热、夜间盗汗、全身倦怠乏力、咳嗽咳痰等。肺结核确诊后须进行抗结核治疗。抗结核药物可引起一定的肝损伤等副作用。那么,肺结核患者服药后引起肝损伤后有什么症状表现呢?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轻度肝损伤。1.在抗结核治疗的过程中,可引起轻度的肝损伤。这种情况下一般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少数病例可引起轻微右上腹不适、腹胀等症状。多数是在抗痨治疗的过程中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而发现。2.服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轻度肝损伤时,可适当加用保肝药物对症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有:联苯双酯、复方甘草酸苷、水飞蓟宾等。(二)中重度肝损伤。1.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同时,如果出现中、重度的肝损伤,常见的症状有:肝区隐痛、腹胀、食欲不振、面色晦暗、皮肤以及巩膜黄染等,如肝功能损伤没有得到及时恢复,甚至可以引起发热、肝性昏迷等严重症状表现。2.抗结核药物引起中、重度的肝损伤时,首先必须及时停用具有肝损作用的抗结核药物,比如利福平等。3.抗结核药物出现肝损明显时,需要及时给予保肝降酶、退黄治疗,病情严重甚至需要进行抗肝昏迷等治疗。

刘伟丽
内科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109医院
话题
肝功能不全会传染吗
肝功能不全可以通过病史、肝功能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检测等来明确。明确诊断后在积极进行病因学治疗的同时,需及时给予保肝对症治疗。肝功能不全是由于各种各样的致病因素而导致肝实质细胞、以及库普佛细胞发生严重损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那么,功能不全会引起传染吗?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感染性因素导致的肝功能不全。1.临床上感染性因素导致的肝功能不全一般是具有一定传染性的,明确后需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防引起他人的感染。传染性的大小需要根据具体引起肝功能不全的病原微生物载量等来评估判断。2.临床上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戊肝)、各种寄生虫(华支睾吸虫、血吸虫、阿米巴)、以及钩端螺旋体等感染引起的肝功能不全均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二)非感染因素导致的肝功能不全。临床上非感染因素导致的肝功能不全一般是不具有传染性的,比如: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以及药物损伤等起的肝功能不全均不具有传染性,不会引起他人的感染。(三)肝功能不全的症状表现。1.肝功能不全多数可表现为右上腹隐痛、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如果出现严重肝功能不全时,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肝性昏迷等。2.临床上不能根据肝功能不全的症状表现来判断是否具有传染性。

刘伟丽
内科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109医院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