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科室查找
快速问医生
一对一咨询。每日限量200个,今日还剩余188个。(每人仅限一次)
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要点是什么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过早的发生的,提前使心肌除极的心搏,主要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如果患者目前出现的是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此时可以让患者口服像美西律或者是胺碘酮这样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助于更好的改善心律失常,同时要查找导致心律失常出现的原因,要针对其原发疾病治疗,这样才会获得更好的疗效。如果患者目前出现的是室性心动过速,此时如果没有显著的血流动力学的障碍,那么可以选择应用像β受体阻断剂,或者是利多卡因或者是胺碘酮静脉推注。如果此时患者出现了血压降低或者是休克或者是脑血流灌注不足等症状,此时应当迅速地施行电转复。但是如果目前考虑是由于洋地黄中毒所导致的室性心动过速,那么不应当实行电复律,而是应当给予药物治疗。对于已经转复窦律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转复窦律以后,可以适当的结合应用β受体阻断剂来预防心律失常的再次出现,β受体阻断剂的代表性药物主要有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如果目前患者发生的是心室扑动或者是心室颤动,此时应当及时有效的进行电除颤。在实际临床当中,室性心律失常往往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心律失常,在纠正心律失常的同时,一定要维持酸碱平衡,纠正离子紊乱。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老人心跳过快怎么办
老年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标准的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随着年纪的不断增大,相对而言心率会逐渐减慢。老年人出现了心跳过快,一定要注意查明病因,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改善病情,预防心肌缺血现象的出现。在实际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可以引发老年人心跳加快的原因主要有甲状腺机能亢进,低钾血症,贫血,炎症感染,心力衰竭等。建议患者可以进一步化验一下血常规,血清离子以及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同时建议患者也可以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查,这样有助于更好的评估患者24小时整体的平均心率情况如何,在心跳加快时是否存在心律失常或者是心肌缺血。对于心跳快并且伴有明显胸闷、胸痛的患者,或者是既往存在冠心病的患者,建议其必要时可以行冠脉ct或者是冠脉造影的检查。如果患者目前经查明心跳加快,是由于甲状腺机能亢进所导致,建议患者可以口服像普萘洛尔以及甲巯咪唑这样的药物。如果患者是由于低钾血症所导致,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一些含钾量比较高的蔬菜水果,比如说像橘子,大枣,香蕉,土豆等。除此之外,也可以适当的口服果味钾或者是口服氯化钾缓释片。如果是由于心脏血管狭窄的原因导致,必要时可以安装冠脉支架。对于老年患者要尽可能的将心室率控制的相对慢一些,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预防心肌缺血现象的发生。对于既往本身存在心脏疾病的老年患者,建议其应当将心室率控制在55~60次/分,相对是最为获益的。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冠状动脉阻塞的药物溶栓方法
当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严重狭窄时,患者可能会随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对于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如果目前预计直接PCI的时间大于120分钟,建议其选择药物溶栓治疗,尽可能在10分钟之内给予病人溶栓药物治疗。目前来讲,在临床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溶栓药物是尿激酶。患者可以在30分钟之内静脉滴注150万到200万单位的尿激酶,此溶栓药物相对来讲,脑出血风险相对较高,用药时要密切监测心率,血压,血氧,心电等。如果目前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相对来讲安全性能更高一些,代表性的药物有阿替普酶、来替普酶、替奈普酶等。一般先静脉注射15毫克,继而在30分钟内在静脉滴注50毫克,其后在一小时内再次滴注35毫克。在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之前,要先用5000U的肝素静脉注射。用完溶栓药物之后,要以700~1000U/h持续静脉滴注48小时,以后改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连续用3~5天。在溶栓后如果出现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两小时以内回降大于50%,心前区疼痛的症状在两小时内基本消失,或者是两小时内出现了再灌注心律失常,此时考虑患者溶栓成功,对于溶栓失败的患者要择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现场进行心肺复苏通常注意什么
对于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需要尽早进行心肺复苏,正确有效的进行心肺复苏是至关重要的,在进行心肺复苏时一定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在进行心肺复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先判断病人的反应,要快速地检查患者目前是否是已经没有了呼吸,或者是还能不能正常的呼吸了,并且还要同时判断目前患者是否存在脉搏。如果可以确定患者目前已经存在心脏骤停,就要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首先要让病人平躺于硬质平面上,在进行胸外按压时按压部位应位于双乳头连线的中点,施救者的按压频率每分钟大致在100~120次左右。同时要注意按压的幅度也一定要达标,对于成年患者患者按压幅度不应小于5厘米,但是最好也不要大于6厘米。如果此时是对儿童或者是婴儿进行按压的话,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左右。在按压的过程中,最好不要产生中断,如果必须中断最好控制在10秒钟以内,行30次心脏按压后要进行气道开通。在开通气道的时候,要注意清除病人口中的异物或者是呕吐物,如果患者存在松动的义齿,那么应当注意取下来。在开通气道以后,要注意首先进行2次人工呼吸,要注意每次吹气时间要持续在一秒钟以上。如果心肺复苏成功以后,一定要及时的去评估左心室的功能,同时要注意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同时要查找导致心脏骤停出现的病因,积极的治疗原发疾病。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因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在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相对来讲其危害较大,建议患者要积极的进行转复窦律治疗,同时要查找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出现的病因。在临床当中,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因有很多,尤其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比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等。除此之外,像甲状腺功能亢进,酒精中毒,心包炎,肺栓塞,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二、三尖瓣狭窄,离子紊乱等都可以引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还有一些患者可能是不明原因所引发。对于存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要查找导致心律失常出现的病因,比如说可以行动态心电图,血清离子,心脏彩超以及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的化验检查。对于心电图存在明显心肌缺血或者是既往存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可以进一步行冠脉ct或者是冠脉造影的检查。明确目前心律失常出现,是否是由于心脏血管严重狭窄所导致。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可以给予胺碘酮转复窦律,平日里可以联合口服β受体阻滞剂或是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预防心律失常再次发生。对于频繁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必要时可以给予射频消融治疗。要注意查明病因针对原发病疾病治疗,这样才有助于更好的预防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怎样治疗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或者是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患者在发病的时候,往往是以突发严重呼吸困难为主,呼吸频率可以高达30~50次/分,患者会出现强迫坐位,发绀,大汗,烦躁,甚至可能会出现濒死感。急性心力衰竭属于心血管疾病当中的极危重症,一定要积极进行治疗,这样才有助于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以及预后。首先要让患者调整体位,建议其应保持半卧位或者是端坐位。如果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小于90%,或者是动脉血氧分压小于60毫米汞柱,此时应给予吸氧治疗。对于目前体循环淤血或是肺淤血以及水肿非常明显的患者,要严格限制饮水量以及静脉输液的速度。尽可能的保持每天出入量负平衡约500ml。如果是严重肺水肿的患者,水负平衡应为1000-2000ml/d。与此同时一定要注意应用利尿剂,首选的药物为袢利尿剂,代表性的药物有托拉塞米、呋塞米等。在应用利尿剂的基础上,还可以联合应用血管扩张剂,比如说应用像硝酸酯类药物或者是硝普钠、新活素这样的药物,有助于进一步的缓解患者不舒服的症状。对于单纯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后,治疗效果欠佳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者是进行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以及像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等方式,来进一步治疗急性心力衰竭。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心脏有杂音是怎么回事
心脏杂音是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舒张或者是收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常声音。而杂音性质的判断是有助于心脏疾病的诊断的,可以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正常的血液流动是呈层流的状态的,在血流速度加快或者是异常血流通道血管管径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可能会使层流变为湍流或者是漩涡,从而冲击大血管壁、瓣膜、心壁、腱索等,使之产生振动,而在相应的部位就会出现杂音。实际临床当中,杂音的听诊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听诊时杂音最响的部位往往是病变部位,比如说心尖部杂音最响,提示患者可能是存在二尖瓣病变,如果是在主动脉瓣区或者是肺动脉瓣区杂音最响,则提示病变部位在主动脉瓣或者是肺动脉瓣。听诊时还要注意分辨杂音的音调和音色的不同,如目前心尖区出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这种情况考虑是二尖瓣狭窄所导致。如果心尖区是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其期杂音,此时要考虑患者存在二尖瓣关闭不全。如果目前患者在主动脉瓣区可以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此时考虑患者可能是存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听诊心脏杂音时,也可以建议患者采用某种特殊的体位,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心脏病变,比如目前考虑患者可能是存在二尖瓣狭窄,可以建议患者保持左侧卧位进行听诊。如果考虑患者目前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建议患者可以保持前倾坐位进行停听诊。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什么是结核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一般是由气管、支气管周围及纵膈淋巴结结核直接蔓延而来。除了有结核病的全身表现外,患者常常可能表现为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倦怠,低热盗汗,有一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呼吸困难以及心包积液的情况。如果结核性心包炎的患者目前出现了心脏压塞或者是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以及胸痛,外周静脉搏血循环压增高的表现,比如可能还会出现腹水以及下肢水肿的情况。对于存在结核性心包炎的患者,常常可以出现心浊音界增大,心包摩擦音,心音遥远的异常表现,很多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心动过速,也有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并不典型,起病可能是比较隐匿的,没有结核中毒的临床症状。如果目前结核性心包炎的患者出现了心脏压塞,那么最简单有效的手段是要立即进行心包穿刺引流。如果目前患者出现了休克,那么还要紧急扩容、升压治疗。在实施心包穿刺术时,要严格掌握其适应症,抽液量第1次最好不要超过100~200毫升,在重复抽液时可以逐渐增加到300~500毫升。还要注意抽液的速度不要过快,如果抽液过快、过多的话,那么短期内大量血液回到心脏,可能会导致肺水肿现象的发生。如果目前结核性心包炎的患者出现了缩窄性心包炎,此时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心包切除术。对于结核性心包炎患者,要推荐抗结核治疗来延缓心包缩窄的进展,术后也应当继续抗结核治疗一年。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肥厚性心肌病的预后怎么样
肥厚性心肌病,它是一种原发于心肌的遗传性疾病,心室肥厚是其中的一个主要诊断依据,它也是青少年运动后猝死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其自然的病程相对是比较长的,有的患者甚至活到了90岁以上。有研究显示,可以活到75岁以上的患者可以高达23%。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死亡的高峰年龄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可以达到总数的4%~6%。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可占51%,心力衰竭可占36%。肥厚性心肌病的发病还具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的发病率要高于男性,并且女性发病要早于男性,男女比例大约为2:1。平均的发病年龄大约为38±15岁,病死率大约为1%~2%。对于存在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如果目前一级亲属中猝死发生,或者是亲属曾经发生过心脏骤停,或者是左心室严重肥厚或者Holter检查发现反复非持续室性心动过速,或者是运动时出现过低血压,那么这类肥厚型心肌病人群属于高危风险人群,相对预后较差。对于有症状的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可以选择口服β受体阻断剂,可以改善心室松弛,同时可以减少心动过速现象的发生,对于已经存在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适当的加用普利类或者是沙坦类的药物。对于药物治疗病情控制较差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比如说可以行酒精室间隔消融术或者是起搏治疗。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限制性心肌病的病因有哪些
限制性心肌病是指以心室壁僵硬度增加,从而导致舒张功能减低,充盈受限,进而产生右心衰症状为特征的一类心肌病。此病往往愈后极差,确诊后以后五年的生存期大约为30%左右,青壮年多见,此病无明显性别差异。限制性心肌病是一种混合性的心肌病。大约有一半为特发性的,另一半是病因清楚的特殊类型。在实际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可以导致限制性心肌病的病因是淀粉样变。此病的主要病变为是心内膜以及心内膜下心肌增厚并伴有纤维增生,心内膜增厚往往可达正常的十倍。增厚和纤维化的心内膜以及心内膜下心肌,还会出现舒张以及收缩功能的障碍。心房可以出现扩大的情况,出现类似于缩窄性心包炎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限制性心肌病最为重要的确诊方法是超声检查。大约有82%的患者,可以表现为心室腔狭小,心尖闭塞,心内膜回声增强,而心内膜心肌活检是确诊限制性心肌病的重要手段。在实际临床当中,限制性心肌病常常要与肥厚型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以及缺血性心肌病进行鉴别诊断。对于存在限制性心肌病的患者,可以结合适当的利尿、扩血管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舒服的症状,但是要注意小剂量的应用以上药物。如果患者目前出现了快速心房颤动,可以应用洋地黄制剂。此病所引发的心力衰竭,往往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心脏移植,但是一定要在恶病质出现之前进行。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怎么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在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比如说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都属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对于存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建议其要查找导致心动过速出现的原因,针对其原发疾病治疗,这样才有助于更好的改善心律失常以及预防心律失常的再次出现。建议患者可以先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查,除此之外可以进一步检查血常规、血清离子、甲状腺功能以及心脏彩超。对于高度考虑是由于冠脉血管严重狭窄所引发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可以行冠脉造影或者是冠脉ct的检查。如果目前考虑是由于肺部感染或者是低氧血症所导致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建议患者可以结合吸氧以及抗炎治疗,同时可以给予静点胺碘酮这样的药物转复窦律。如果明确是由于低钾血症所引发的心律失常,建议其要结合纠正离子紊乱治疗。如果目前考虑患者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由于冠脉血管严重狭窄所引发,那么必要时需要结合冠脉介入治疗。如果患者目前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有了血流动力学障碍,此时可以选择直流电复律。如果患者目前发生的是心房扑动,那么此类心律失常相对而言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性比较高,此时应结合抗凝治疗,比如说可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于存在任何心律失常的患者,都建议其在日常生活中要结合生活方式上的干预改善,比如说要尽可能的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多放松心情,平日里尽可能地多吃新鲜的瓜果以及蔬菜,这样才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心律失常现象的出现。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在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心动过速的一种类型,是泛指起源在心室以上或者是途径不局限于心室的一切快速心律。此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以及起源于心房的房颤、房扑和房性心动过速等。导致此类心律失常出现的常见原因有肺部疾病,器质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心包炎,酒精中毒等,还有一些患者可能是不明原因的,出现了此类心律失常。其中常见的器质性心脏病主要是指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以及风湿性心脏病等。对于存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治疗,或者是选择服用相关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助于预防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同时建议患者要结合生活方式上的干预改善,建议其平日里要注意规律作息,保持心情愉悦,戒烟戒酒,这样才有助于进一步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由于导管消融技术十分的成熟,如果目前想做根治性治疗,目前来讲治疗阵发性失常性心动过速,优选的治疗方法是导管消融技术。尤其对于症状性局灶性房速,或者是发作比较频繁、心室率又不易控制的房扑以及像发作频繁、症状十分明显的房颤,建议其优选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心跳快慢不规律怎么回事
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标准的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相对来讲,老年人的心率要比年轻人慢一些,女性患者的心率要比男性快一些,患者在夜间睡眠状态时,心跳要比清醒状态下慢一些。心脏跳动的频率每时每刻都有可能是不同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心脏跳动极其不规律,或者是常常出现忽快忽慢现象的患者,一定要查明是不是病理性原因所导致。有一些患者,可能是由于焦虑症或者是植物神经功能调节紊乱所引发。还有一些患者,可能是由于存在器质性病变,比如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就有可能出现这种心跳快慢极其不规律的现象。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指由于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有一些患者,常常是存在心动过缓与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交替发作。这类人群在临床当中,往往就会表现为心跳快慢不规律。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或者是进行导管消融治疗。如果患者目前心跳快慢极其不规律,主要是由于精神心理因素所导致,建议患者可以结合应用改善情绪以及稳定心率的药物,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舒服的症状,比如建议患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口服像黛力新以及像稳心颗粒这样的药物。当发现患者心脏跳动不规律的时候,建议其可以先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同时建议患者多放松心情,结合做相应的检查,这样有助于明确目前问题是否严重以及是否存在真正的问题。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的心肌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心肌病,并且具有遗传异质性。根据其左心室流出道是否存在梗阻,可以分为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和非梗阻性的肥厚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一些患者可能是没有任何不舒服症状的,还有一些患者可能表现为呼吸困难,有研究显示,90%以上有症状的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会出现劳力性的呼吸困难,较少的患者会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或是夜间发作性呼吸困难。大约有1/3的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还会伴有胸痛的症状,但是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却是正常的。胸痛持续时间往往较长,进食有时也有可能会引发胸痛的不适感。除此之外,对于存在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易发生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甚至可能出现心源性猝死。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晕厥,大约15%~25%的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曾经至少发生过一次晕厥,大约有20%的患者曾出现过黑曚或者是短暂性的头晕。目前肥厚性心肌病,也是青少年以及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大约占50%左右。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常见的体征主要是心尖部收缩期搏动,以及可以在胸骨左下缘或心尖内侧呈粗糙吹风性收缩中晚期杂音。对于存在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还要注意定期来医院进行复查、体检,可以每半年到一年进行相关彩超、心电图的检查。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扩张性心肌病栓塞如何预防和治疗
扩张性心肌病,相对来讲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肌病的类型,我国的发病率大概在(13-84)/10万。本病的预后非常的差,有研究显示,确诊后5年的生存率大约在50%左右,10年的生存率仅为25%左右。此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心力衰竭、心脏扩大以及可能在病程当中出现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猝死等情况。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常常容易伴发心房纤颤,而心房纤颤常见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为了更有效的预防血栓栓塞发生,建议其要注意控制心室率以及结合抗凝治疗。抗凝药物优选的是新型口服抗凝药,代表性的药物有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对于自身经济条件欠佳的人群,也可以选择口服像华法林这样的抗凝药物,进行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但是要注意,在口服华法林的过程当中,要定期监测INR也就是国际标准化比值。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可以优选β受体阻断剂,这类药物不但可以稳定心率,还有助于预防左室重构,延缓心衰进展,代表性的药物有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如果单纯应用β受体阻断剂心室率控制不佳,建议患者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联合应用窦房结If通道阻滞剂,代表性的药物有伊伐布雷定,尤其对于左室射血分数小于等于35%,并且窦性心率仍在70次/分以上的病人,应该考虑联合应用像伊伐布雷定这样的药物。对于存在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平日里一定要注意监测血压以及心率,同时要定期复查心脏彩超。控制好扩张性心肌病病情本身,也是有助于更好的预防血栓栓塞现象的发生。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肥厚性心肌病怎样治疗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的心肌病,它是以心室非对称性的肥厚为解剖特点,此疾病也是青少年运动后猝死的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在实际临床当中,有一些患者症状是比较轻微的,预期的寿命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对于病情较重或者存在明显症状的患者要给予积极的治疗,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药物治疗是针对肥厚性心肌病的基础治疗方法。对于存在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首选的治疗性用药为β受体阻断剂。此类药物有助于改善改善心室松弛,预防心动过速现象发生,β受体阻断剂的代表性药物,有比索洛尔、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对于不能够耐受β受体阻断剂的患者,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应用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代表性的药物有地尔硫䓬等。肥厚性心肌病的患者主要是要结合对症知识治疗,如患者目前存在心力衰竭,建议其还可以联合应用利尿剂、螺内酯,甚至是地高辛以及ACEI/ARB。如果目前存在心房纤颤,建议患者可以结合应用胺碘酮转复窦律,对于已经发展成为持续性或者是永久性房颤的患者,主要是结合控制心室率以及抗凝治疗。对于单纯用药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在必要时可以选择应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来缓解症状,比如说可以应用酒精室间隔消融术或者是室间隔切除术。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如何治疗
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随着病情不断的进展,逐渐会出现心力衰竭的现象。对于存在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以及血栓栓塞、猝死。扩张性心肌病,在疾病的早期如果已经出现了心脏扩大收缩功能的损害,即使目前并没有心力衰竭的症状,也建议其积极的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建议患者可以口服像β受体阻断剂、ACEI/ARB类药物,延缓心脏形态的改变,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心肌供血不足。β受体阻断剂的代表性药物有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ACEI/ARB代表性药物有依那普利、厄贝沙坦等。目前心衰指南要求对于左室射血分数小于40%的心力衰竭患者,如若没有禁忌症,均应当小剂量的开始服用ACEI/ARB,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目标剂量。对于应用ACEI/ARB效果欠佳的患者,可以换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代表性的药物是沙库巴曲缬沙坦,此类药物可以进一步的降低心衰患者的住院率以及死亡风险。对于服用β受体阻断剂,达到目标剂量以后,心室率仍然控制不佳的心力衰竭患者,可以联合应用洋地黄制剂,代表性的药物有地高辛等。扩张性心肌病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如果目前病情严重,在优化治疗用药的基础上,必要的可以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同时建议患者要注意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这些基本的检查。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什么是扩张性心肌病
扩张性心肌病,是以左心室或者是双心室扩大,并且伴有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类心肌病。此病相对来讲较为常见,预后非常差,在确诊后5年的生存率约为50%左右,10年的生存率仅仅为25%左右。诊断扩张性心肌病,最为重要的检查手段是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患者早期出现左心室轻度的扩大,后期逐渐出现各个心腔扩大,但是主要是以左心室扩大为主,室壁运动普遍的减弱,逐渐出现左室射血分数的降低。导致扩张性心肌病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一些人可能是不明原因的,也有一些人可能是家族遗传性原因的,还有一些患者出现扩张性心肌病,可能是由于酒精中毒或者是精神创伤,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或者是由于感染性因素所导致。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在早期很有可能是没有任何不舒服症状的,往往起病比较隐匿,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活动耐量的下降,逐渐可能会出现活动后的呼吸困难,气短,喘憋,有一些人还会伴有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持续性的并且非常顽固的低血压,往往是扩张性心肌病终末期的临床表现。对于存在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虽然不能够得到治愈,但是需要积极的给予用药治疗,有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不舒服的症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戒烟戒酒,规律作息,改善营养失衡,纠正电解质紊乱。建议患者可以口服像普利类或者是沙坦类的药物来延缓疾病进展,代表性的药物有培垛普利、厄贝沙坦等。同时可以联合口服β的受体阻断剂以及像螺内酯这样的药物,对于心衰严重内科治疗无效的病例,也可以考虑心脏移植。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扩张性心肌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以左心室或者是双心室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此病也是除了高血压和冠心病之外,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扩张性心肌病预后是非常差的,确诊后五年生存率约为50%左右,十年的生存率约为25%左右。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往往起病比较隐匿,尤其是在早期,往往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的。随着疾病不断的进展,患者可以逐渐出现活动后的呼吸困难,气短,喘憋,主要表现为活动耐量的下降。疾病进一步加重以后,患者还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以及端坐呼吸等左心室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如果目前患者存在心律失常,患者还会表现为心慌、心悸,如果伴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一过性眼前发黑,甚至是可能发生猝死。在扩张性心肌病终末期的时候,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持续并且是非常顽固的低血压现象,此时患者还会表现为头晕、乏力。对于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如果目前伴有心房颤动,可能还会引发肺栓塞或者是急性心肌梗死,以及脑梗死的情况出现。如果患者目前合并存在肺栓塞,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咯血。如果目前存在脑梗死,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意识的丧失。在实际临床当中要注意去除心力衰竭加重的诱因,要注意抗心律失常治疗,预防猝死现象的发生。定期要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可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控制情况如何。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
孕妇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有哪些
窦性心律,是指心律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正常频率范围是60~100次/分。当成年患者窦性心律频率超过100次/分时,可以称之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是在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可以引发患者出现心动过速的心律失常类型。孕期如果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要考虑患者目前是否是存在发热,心肌缺血,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离子紊乱,心肌炎以及是否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除此之外,有一些孕妇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也有可能是由于情绪激动或者是本身存在焦虑状态,或者说是存在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紊乱,也容易出现心动过速的现象。为了能够进一步更好的明确,孕妇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建议患者可以进行系统的检查,这样才有助于更好的制定相应的用药缓解方案,建议其可以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以及甲状腺功能五项,血常规,血清离子等检查。孕期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较为常见的原因主要是贫血,贫血是妊娠期较为常见的合并症。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如最终明确是由于缺铁性贫血引发的孕妇窦性心动过速现象的出现,建议其可以结合补充铁剂,比如说建议患者可以口服多糖铁符合物,或者是服用琥珀酸亚铁,如目前患者血红蛋白小于70g/L,建议其输血治疗。贫血纠正以后,心动过速的现象才会得到更好的改善。孕期女性一定要注意加强自身营养,膳食均衡,食用含铁丰富的饮食,同时还要注意定期去医院检查相关指标,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甲
魏晓冬
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话题